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初月的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光影的变化,以及自然界的冷清气氛。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 中,“光”指的是月光,它已经悄然爬上了古老的城墙“弦岂”,而“影”的意思则是投射在城墙上的月亮,斜斜地映照着轮廓分明的建筑物,但却还未能稳定安宁。这里既表现了初夜时分的微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宁与不安。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描绘的是月亮缓缓升起,它已经超出了古老城堡的围墙,而它的光芒却被晚霞所遮蔽。这里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 则是对大自然永恒不变的一种感慨。“河汉”指的是银河,也就是天上的星辰,它们依旧闪烁,不受尘世变化的影响。而“关山”则象征着边塞和险峻之地,即便是这样的地方,在初秋的夜晚也显得格外冷清。这里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永恒与人类世界变迁的一种思考。
"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描绘的是家园前的景象。“白露”是指清晨或夜晚因温度变化而凝结在草叶上的水珠,这里则是在月光下闪耀着银白色的光泽。而“菊花”则是初秋季节常见的花朵,它们在静谧的夜晚中被露水浸润,显得湿漉而又饱满。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家园美好的记忆和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光与影、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对比,以及对初秋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命运的深沉思索。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志士惜妄动,知深难固辞。
如何久磨砺,但取不磷缁。
夙夜听忧主,飞腾急济时。
荆州过薛孟,为报欲论诗。
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
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
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忘。
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