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岂悟因罗者,迎霜献紫微。
夕阳分素臆,秋色上花衣。
举翅云天近,回眸燕雀稀。
应随明主意,百中有光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秋天景象,寓意深刻。开篇“岂悟因罗者,迎霜献紫微”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夕阳分素臆,秋色上花衣”则是对晚霞与秋意相互交织的生动描绘,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举翅云天近,回眸燕雀稀”一句,通过对鸟儿飞翔与回眸间燕雀稀少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淡远的情怀,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清高与自守。
最后,“应随明主意,百中有光辉”则表达了对领袖人物智慧和英明的赞美,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事中寻求真理和光明的愿望。这一句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妙描绘,传达出深邃的人生哲思和高远的情操。
不详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
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
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
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月高鸡犬静,门掩向寒塘。
夜竹深茅宇,秋庭冷石床。
住山年已远,服药寿偏长。
虚弃如吾者,逢君益自伤。
城上高楼飞鸟齐,从公一遂蹑丹梯。
黄河曲尽流天外,白日轮轻落海西。
玉树九重长在梦,云衢一望杳如迷。
何心更和阳春奏,况复秋风闻战鼙。
枯松老柏仙山下,白帝祠堂枕古逵。
迁客无辜祝史告,神明有喜女巫知。
遥思桂浦人空去,远过衡阳雁不随。
度岭梅花翻向北,回看不见树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