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诗二章(其一)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

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

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本来是江北的人,如今成了江南的旅人。
如果再去江北游玩,环顾四周没有一个熟识的脸庞。
秋风如金,却吹来阵阵寒意,明亮的秋月为谁而皎洁?
还是回家吧,江南有人在思念我。

注释

仆本:我本来。
江北:长江以北。
今作:现在成为。
江南客:江南的客人。
再去:再次前往。
江北游:到江北游玩。
举目:抬头看。
无相识:没有认识的人。
金风:秋风。
我寒:使我感到寒冷。
秋月:秋天的月亮。
为谁白:为谁而明亮。
不如:不如。
归去来:回去吧。
江南有人忆:江南有人在想念我。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亲朋好友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我”是一个江北人,现如流寓在江南,身份变成了客居者。诗人表达了再次回到江北,却发现已经没有熟悉的面孔,这种感觉让他感到十分孤独和陌生。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寂寞。金风指的是清冷的秋风,而秋月则是明亮而又孤独的夜晚。这里,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种无处安放的心境。

最后两句“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或许是对现实的某种逃避。诗人认为,与其在外面临孤独和陌生,不如回到熟悉的地方,因为那里还有记得他的朋友或亲人。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故土、对亲情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常感,同时也是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8)

韩熙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后唐同光四年(926年)进士及第。开宝三年(970年)卒,年六十九,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其所作制诰典雅,人称“有元和之风”,与徐铉并称“韩徐”。江左称其为“韩夫子”,时人谓之为“神仙中人”。其所撰诗文颇多。有《集》5卷、《格言》5卷等,今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 字:叔言
  • 籍贯: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902年—970年8月31日

相关古诗词

感怀诗二章(其二)

未到故乡时,将为故乡好。

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

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

风雨萧萧旅馆秋,归来窗下和衣倒。

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

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前头拥将去。

形式: 古风

几人平地上,看我半天中。

形式: 押[东]韵

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著衣裳。

形式: 押[阳]韵

闺怨诗

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

形式: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