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寄卢邦臣

结交已三纪,玉署昔联官。

重以同江乡,词垣日聚欢。

升迁历中外,屡见岁华殚。

昨来谒京师,仍嗟会晤难。

共荣师席尊,犹忆客毡寒。

我行过匡南,怅望隔林峦。

久要意不尽,聊寄青琅玕。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竹寄卢邦臣》,通过“题竹”这一形式,表达了对老友卢邦臣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

首句“结交已三纪”,开篇即点明与卢邦臣的交情深厚,已有三十年之久。接着“玉署昔联官”,回忆起昔日一同在官署共事的日子,充满了同僚间的默契与友谊。“重以同江乡,词垣日聚欢”,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不仅在工作上合作无间,更因同为江乡人而情感更加深厚,日常相聚时总能共享欢乐。

“升迁历中外,屡见岁华殚”两句,描述了两人各自事业的发展,从地方到中央,经历了岁月的磨砺,见证了彼此的成长。“昨来谒京师,仍嗟会晤难”则表达了因工作调动而聚少离多的无奈与感慨。

“共荣师席尊,犹忆客毡寒”两句,通过对比,既赞美了两人的共同成就,又回忆起早年艰苦奋斗的日子,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相互扶持的精神。

最后,“我行过匡南,怅望隔林峦”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行经匡山南麓的情景,心中满是对卢邦臣的思念与怅惘。“久要意不尽,聊寄青琅玕”则以寄赠翠竹表达对老友的思念之情,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寄托了诗人对卢邦臣的深深祝福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厚友情的珍贵与美好,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题梅与从孙翙

吾本清白宗,西昌四伯祀。

孝友惇家庭,诗书累科第。

炳然冰雪持,靡间处与仕。

先德既日远,后裔流或异。

我出四十年,归来重嗟喟。

诸孙森森中,静厚颇见翙。

言动弗佻轻,乡闾免讥议。

以兹恒近之,出入左右侍。

老人行有日,王程敢稽迟。

临别赠瑶华,老人有深意。

尔翙尚勉旃,力学无废坠。

旦暮事简册,躬行在仁义。

慎勿效流俗,龌龊苟污利。

明明待制公,清名传良吏。

子孙当敬念,庶不忝先世。

形式: 古风

题梅赠李学士

春皋麦欲黄,春城柳纷绿。

君子枉青顾,东来过茆屋。

邻瓮分浊醪,书窗剪明烛。

平生金兰交,一笑欢未足。

仆夫晨在门,跽言农事促。

执手送将归,飞花烂盈目。

何以赠兹植,孤芳挺贞淑。

高斋坐相对,岁晏人如玉。

形式: 古风

峡江留别汝敬侍郎

始夏积雨霁,浩浩沧江平。

故人念久别,又复怜远行。

慰我金洲馆,送我玉峡驿。

缪绸解晤言,缱绻重离析。

我出四十年,暂归席未暖。

何如君子怀,坦荡恣萧散。

远绝廛市聒,啸咏山水清。

庭无干渎人,坐有吾伊声。

赠子以瑶华,爱子心相类。

何日遂投簪,归来同晏岁。

形式: 古风

德州城下题竹寄刘仲兼

谬忝玉堂署,荏苒四十年。

始来当壮龄,不觉今皓颠。

水木有本源,谁能忘桑梓。

耿耿旦暮心,迢遥七千里。

仰承圣主仁,优诏赐暂归。

归来入闾巷,十室已九非。

素交皆下泉,存者才百一。

容颜变故常,聆音但彷佛。

岂乏后来者,貌同多异心。

鸱枭产凤窠,枳棘生桂林。

感我衰病怀,忧来向谁道。

前后左右人,雷同讥我耄。

贤哉吏部孙,夙昔吾所知。

居贞而履素,身老心不移。

念我久仳离,时来相慰藉。

言必合典则,义不苟取舍。

譬如群飞中,见此五色鸾。

又如丛荟中,见此青琅玕。

我行有程期,过别情缱绻。

别来未几日,忆子常在眼。

因风寄平安,托此修竹枝。

岁晏当来归,永结林下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