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望浙江

一峰高出万松寒,磴道虚疑十八盘。

近海鱼龙吹宿雾,中天日月转浮澜。

风帆岸压明珠舶,仙树花浓白石坛。

旧是锦衣行乐地,江山真作霸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吴山之巅远眺浙江的壮丽景象。首句"一峰高出万松寒",以夸张手法写出山峰之高,且与周围的松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和冷峻。"磴道虚疑十八盘"则描绘了山路曲折险峻,仿佛十八弯,行走其上令人眩晕。

"近海鱼龙吹宿雾"通过想象海中的鱼龙在晨雾中活动,增添了神秘感,而"中天日月转浮澜"则描绘了天空中日月星辰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犹如在水面上漂浮的画卷,富有动态美。

"风帆岸压明珠舶"形象地写出了船只停泊在岸边,帆影如珠,与白石坛上的仙树花海相映成趣,景色优美。最后两句"旧是锦衣行乐地,江山真作霸图看"表达了诗人对昔日繁华景象的追忆,以及对眼前江山壮丽的赞叹,暗示此地曾是权贵享乐之地,如今却更显自然的雄浑与壮阔。

整体而言,朱彝尊的《吴山望浙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山的秀美与浙江的壮丽,寓含历史沧桑与自然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00)

朱彝尊(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 字:锡鬯
  • 号:竹垞
  • 籍贯:秀水(今浙江嘉兴市)
  • 生卒年:1629~1709

相关古诗词

寒夜集镫公房听韩七山人疆弹琴兼送屈五还罗浮

韩生燕市来,夜向招提宿。

本是悲歌击筑人,援琴为鼓《清商曲》。

安弦操缦夜三更,良久徘徊不出声。

坐使闲心远,方闻逸响生。

商风泠泠七弦遍,天马空山忽不见。

石上争流三峡泉,平沙乱落潇湘雁。

闻道《清商》固最悲,不如清角更凄其。

一弹试奏《思归引》,再转重愁《双燕离》。

此时晨钟犹未撞,月露霜华满深巷。

四座无言叹息频,篝镫欲灭风升降。

罗浮道士思幡然,忽忆朱明旧洞天。

种得梅花凡几树,泥成丹灶已千年。

云山告归从此始,四百三十二峰里。

入海能驯海客鸥,携琴便驾琴高鲤。

形式: 古风

送曹侍郎备兵大同(其一)

司农论议朝端重,副相声名辇下闻。

岂意尚烦西顾策,翻教暂领朔方军。

河边远道人千里,天外乡书雁几群。

到日关城春色早,李陵台畔柳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曹侍郎溶备兵大同

榆关萧瑟二庭空,堠火平安九塞通。

往日连师惊朔漠,只今市马互西东。

黄河天上三城戍,画角霜前万里风。

知有冯唐论将略,不令魏尚久云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将之永嘉曹侍郎饯予江上,吴客韦二丈为弹长亭之曲并吹笛送行,歌以赠韦即送其出塞

韦郎旧隶羽林籍,曾向营门教吹笛。

不听吴中《白雪》音,定呼邺下黄须客。

平原相见转相亲,置酒夸君座上宾。

下若尊罍朝未罄,东山丝竹夜还陈。

闲来坐我花间奏,玉洞飞泉响岩溜。

古调多传关马词,新声似出康王授。

问我东行到海壖,日斜江上惨离筵。

还将北雁南飞曲,催送钱塘楚客船。

船人擂鼓津头泊,红叶千山富春郭。

忽作边秋出塞声,江枫岸柳纷纷落。

哀弦促管不堪听,宾御闻之亦涕零。

挂席远移严子濑,看山直上谢公亭。

闻君欲问云中戍,雪消饮马长城去。

广武营中折柳时,黄瓜阜上题书处。

司农旧是出群才,此日征西幕府开。

试向尊前歌一曲,梅花飞遍李陵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