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耀鋆

十载讼沉冤,有子不辞三刖足;

九重褒大节,先生应为一开颜。

形式: 对联

鉴赏

这首诗是对沈耀鋆先生的颂扬,通过“十载讼沉冤”这一句,展现了沈耀鋆先生在历经十年的冤屈后,依然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其精神之坚韧令人敬佩。接着,“有子不辞三刖足”,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沈耀鋆先生为了伸张正义,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这种不惜牺牲的精神,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后两句“九重褒大节,先生应为一开颜”,则进一步赞扬了朝廷对沈耀鋆先生大节不亏的表彰,暗示了沈耀鋆先生最终得到了公正的评价和认可。这里的“九重”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形容朝廷的权威和尊严,同时也象征着沈耀鋆先生的功绩得到了最高层的认可。最后一句“先生应为一开颜”,表达了对沈耀鋆先生的祝福和肯定,希望他能够因为自己的正义之举而感到欣慰和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沈耀鋆先生事迹的描述和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正义与公理的追求和尊重。

收录诗词(10)

刘秉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曾国藩联

天上大星沉,气壮山河,身骑箕尾;

人间纷雨泣,功在社稷,泽被民生。

形式: 对联

挽左宗棠联

范文正十万甲兵,成算独操,四夷服将军韬略;

武乡侯两朝开济,大名不朽,千秋拜丞相祠堂。

形式: 对联

挽刘松林联

顺昌旗帜共宗支,袍与同,泽与同,百战奇勋光史册;

巴蜀风云多变态,去者半,留者半,两行老泪湿征衫。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学通中外,识贯古今,教育得英才,两湖多士相从,微夫子将谁瞻仰;

出任兼圻,入正揆席,安危关社稷,一旦老成凋谢,问何人肩此艰难。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