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云生如涌泉,云散如翻水。
百变一凭栏,悠悠定谁使。
这首诗描绘了云彩的生动变化,如同泉水涌动又如水面翻腾,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云生如涌泉,云散如翻水"这两句运用比喻,将云的聚散比作泉水的涌现和水面的波动,富有画面感。接下来的"百变一凭栏,悠悠定谁使"则表达了诗人站在望云楼上,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云景,不禁引发对宇宙间变化无常的哲思,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的疑问。整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超脱的人生态度。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虚亭面疏篁,窈窕众景聚。
更与坐中人,行寻望来处。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
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野人三四家,桑麻足生意。
试与叩柴荆,言辞应有味。
湖南堂宇深,湖北林亭远。
不作过湖桥,两处那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