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壮丽的山景图。诗人以“崭然山势俨龙蟠”开篇,将山峰比作盘踞的巨龙,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峻峭与威严。“头角淩空瘦骨寒”进一步刻画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和其孤傲的姿态,给人一种凛然之感。
接着,“极目云收千里霁,舒怀霞散八方宽”两句,通过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色彩变化,展现了山间云雾散去后的宁静与开阔,以及日落时分霞光四溢的壮丽景象。这种宏大的自然景观,让人心胸开阔,思绪万千。
“银河带露泻清影,铁岸参霄壮翠峦”则将视线转向夜晚,银河与露珠交相辉映,为山峦披上一层清冷而神秘的光辉。同时,山崖在夜空中显得更加挺拔,与翠绿的山峦相互衬托,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壮美的夜景画卷。
最后,“为爱草堂多景色,夜深吟罢倚栏看”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喜爱之情,即使是在深夜,也愿意独自倚靠栏杆,细细品味这山间的独特风光。整首诗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