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八信孺表弟剖符单父相遇颍川归乡待阙作长句赠别

我生犹及见大门,弟兄中外十七人。

两家门户甲乡党,正如颍川数孙陈。

嗈嗈鸣雁略云汉,风吹散落天一垠。

归来勉强整毛羽,饮水啄粒伤离群。

东西隔绝不敢恨,死生相失长悲辛。

萧萧华发对妻子,往往老泪流衣巾。

仲叔已尽季亦老,双星孤月耿独存。

老夫闭门不敢出,喜君三度乘朱轮。

今春剖符地尤胜,不齐自古留芳尘。

回车访我念衰老,挽衣把臂才逡巡。

君行到官我未死,杖藜便是不速宾。

一尊酌我当有问,此国岂有贤于君。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还能亲眼见到家族的兴盛,兄弟姐妹共十七人。
两家的声望如同乡里的佼佼者,就像颍川的孙陈一样显赫。
大雁在天空中哀鸣,飞过银河,风吹散它们,直到天边。
归来后尽力整理羽毛,饮水啄食却感孤独,因离群而悲伤。
东西相隔,不敢心怀怨恨,生死分离,长久以来只有悲伤。
满头白发面对妻儿,常常泪水湿透衣襟。
叔伯辈已逝去,只剩我和老小,如同双星伴孤月。
我闭门不出,欣喜你多次来访,乘坐华丽的马车。
今年春天,我被授予官职之地更佳,自古英雄不朽。
你回来看望我,念及我年迈,挽衣携手,情深意切。
你赴任时我还健在,即使持杖而来,也是不期而至的贵客。
一杯酒敬你,定有要事相询,这个国家谁能比得上你的贤能?

注释

大门:家族的兴盛象征。
十七人:兄弟姐妹的数量。
甲乡党:乡里的杰出人物。
嗈嗈:雁鸣声。
耿独存:孤独留存。
朱轮:华丽的马车。
剖符:古代授官的仪式。
贤于君:赞美对方的贤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表达了诗人与程八信孺表弟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彼此命运的感慨。诗中以家庭背景开篇,提及兄弟众多,家族在乡里声望颇高,如同古代名门孙陈。接着描绘了分别时的场景,雁阵远去,象征着诗人与表弟的离别,各自飘零,心中充满离愁。

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和兄弟们逐渐老去,只剩下少数人。他对程八信孺的到来表示欣喜,称赞他官运亨通,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衰老的无奈。诗人期待在自己尚能接待时,程八信孺来访,即使年迈,也视其为尊贵的客人。

最后,诗人以酒为媒介,预设了席间交谈,询问国家是否还有比程八信孺更贤能的人,表达了对表弟的赞赏和对国家人才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哀伤,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和对社会的关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程之元表弟奉使江西次前年送赴楚州韵戏别

送君守山阳,羡君食淮鱼。

送君使钟陵,羡君江上居。

怜君喜为吏,临行不唏嘘。

纷纷出歌舞,绿发照琼梳。

归鞍踏凉月,倒尽清樽馀。

嗟我病且衰,兀然守文书。

齿疏懒食肉,一饭甘青蔬。

爱水亦已乾,尘土生空渠。

清贫虽非病,简易由无储。

家使赤脚妪,何烦短辕车。

君船系东桥,兹行尚徐徐。

对我竟不饮,问君独何欤。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答孔平仲二偈(其一)

熟睡将经作枕头,君家事业太悠悠。

要须睡著元非睡,未可昏昏便尔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其一)

裘葛终年累已轻,薄蕉如雾气尤清。

应知浣濯衣棱败,少助晨趋萃蔡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答孔武仲

飞霜委中林,不废长松绿。

惊风振川野,未省劲草伏。

我贫客去尽,君来常不速。

愧君赠桃李,永愿报琼玉。

我性本山林,苦学笔空秃。

骅骝塞康庄,病足顾难逐。

锦文衒华藻,敝褐非所续。

家有五车书,恨不十年读。

济南昔相遇,我齿三十六。

谈谐倾盖间,还往白首熟。

从君饮浊酒,过我饭脱粟。

西湖多菼薍,白昼下鸿鹄。

城西野人居,柴门拥修竹。

后车载鸱夷,下马泻醽醁。

醉眠卧荒草,空洞笑便腹。

疏狂一如此,岂望世收录。

别来今几何,归期已屡卜。

西南有薄田,茅舍清溪曲。

耕耘三男子,伏腊当自足。

君能远相寻,布衣巾一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