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奉直会馆联

古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师法姚范以功名气节相高。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周家禄所作《福建奉直会馆联》,巧妙地将历史与地域特色融合,展现了燕赵之地慷慨悲歌之士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暗含了对师法姚范,追求功名气节的推崇。

上联“古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追溯历史,点明燕赵地区自古以来就涌现出许多豪情壮志、慷慨激昂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历史的篇章,留下了不朽的传说。这里的“慷慨悲歌”不仅指出了这些人物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怀,更蕴含了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下联“师法姚范以功名气节相高”,则转向了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强调。这里提到的“姚范”,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在功名与气节方面都有卓越表现的人物,或者是借指某种传统或典范。通过“师法”一词,表明了对这种人物或精神的尊崇与学习,强调了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不应忽视个人的道德操守和气节的培养。这种平衡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对于个人全面发展和内外兼修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赞美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倡导了一种理想的人格追求——既要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又要在道德上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到名利与气节并重。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

收录诗词(75)

周家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同治九年以优贡官江浦县训导。擅词章,习考据、校刊之学。后入吴长庆幕,随军赴朝鲜。有诗集及《朝鲜记事诗》

  • 字:彦升
  • 号:奥簃
  • 籍贯:江苏海门

相关古诗词

武昌同知署联

使处治中别驾之任;书以河渠水利名篇。

形式: 对联

贺沈引之入学联

安昌子弟无庸手;家令门风出异才。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孙联

定知康乐能绳武;谁料苍梧反哭孙。

形式: 对联

贺沈引之入学

安昌弟子无庸手;家令门风出异才。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