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入都下

梁虽千里近,楚隔九江深。

卑湿嗟犹剧,炎蒸老不禁。

高怀云出没,寄信鸟浮沉。

君去逢亲旧,微吟亦见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即使桥梁横跨千里,却被楚地的九条大河阻隔深远。
身处低湿之地,忧虑更甚,炎热蒸烤让人难以承受岁月的侵蚀。
高尚的情怀如同云彩时隐时现,只能寄托于飞鸟传递书信。
你离去后若能遇见亲友,他们微吟你的诗作,也能感受到你的心意。

注释

梁:指桥梁。
虽:即使。
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近:接近。
楚:古代地区名,这里指南方。
隔:阻隔。
九江:泛指多条河流。
深:深远。
卑湿:低洼潮湿。
嗟:叹息。
剧:严重。
炎蒸:酷热蒸腾。
老:年老。
不禁:无法抵挡。
高怀:高尚的情怀。
云出没:比喻情怀起伏不定。
寄信:传递书信。
鸟浮沉:鸟儿在空中飞翔。
君:你。
逢:遇见。
亲旧:亲友。
微吟:低声吟诵。
见:显现。
心:心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人入都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在京城生活的关心。首句“梁虽千里近,楚隔九江深”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京城虽然距离不远,但因地理阻隔,感觉上却显得遥远而深沉。接着,“卑湿嗟犹剧,炎蒸老不禁”写出了京城气候的湿热,暗示友人将要面临的环境艰苦,以及诗人对友人年事已高的担忧。

“高怀云出没,寄信鸟浮沉”运用了象征手法,祝愿友人的高尚情操如云般自由自在,同时通过寄信之鸟传达出对彼此友情的维系,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书信传递心意。最后两句“君去逢亲旧,微吟亦见心”,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京城能遇到亲友,并通过微小的吟诵来表达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送别诗,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未来的关切。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刁安丰

尝游芍陂上,颇见楚人为。

水有鸟鱼美,土多姜芋宜。

宁无董生孝,将奉叔敖祠。

旧令乃吾友,寄声于此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刁秘校授涟水主簿归四明省亲

桂得常娥枝,妇得黄姑女。

直归东海头,翁妪笑相语。

何当却之官,古县入平楚。

莫嫌簿书繁,百事由区处。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送刁景纯学士使北

尝闻朔北寒尤甚,已见黄河可过车。

驿骑骎骎持汉节,边风惨惨听胡笳。

朝供酪粥冰生碗,夜卧毡庐月照沙。

侍女新传教坊曲,归来偷赏上林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刁景纯知会稽

前有朱翁子,后经王右军。

至今风俗美,自昔诵歌闻。

秦望临丹戟,耶溪漱白云。

只应丝管去,惊动海鸥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