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垓下》,是宋代诗人陈荐所作。诗中描述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场景,以九里山为背景,展现了楚汉两强在该地的激烈争夺。"风波翻覆走长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动荡与宏大,如同巨鲸在波涛中翻腾。
"霸图欲断中宵失,帝业时来一战成"两句,揭示了决定性的战役可能在深夜中发生,而最终的胜利往往取决于一次关键的战斗。诗人感慨,即使如项羽这样的英雄,也因败于垓下而失去了霸业,而刘邦的帝业则因一场大战而奠定。
"懒渡沧江惭父老,更无勍敌压韩彭"表达了诗人对项羽的同情,他不愿渡江逃离,深感愧对家乡父老,同时暗示了项羽没有像韩信、彭越那样的劲敌来抗衡。这里暗含了对项羽英雄末路的惋惜。
最后,"农人不识当时意,祗得春霖事耦耕"以农人的视角收尾,他们并不理解战争的意义,只知道享受春雨带来的丰收,反映了历史的无情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平静无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命运的沉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