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蜀后记途中经历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

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剑峰上覆盖着厚厚的雪云,回忆起当初来时的道路艰难重重。
大散岭上春雨充足,而褒斜谷里即使在夏天也依然凉爽。
从蜀门离开京城有三千里的路程,山路崎岖,需翻过八十多个盘山道。
自从到了成都,美酒醇厚,我不再想着返回长安。

注释

剑峰:形容山峰高耸。
雪云漫:白雪覆盖,云雾弥漫。
忆昨:回忆过去。
处处难:每一步都困难。
大散岭:地名,位于四川。
春足雨:春天雨水充足。
褒斜谷:地名,古代交通要道。
夏犹寒:夏季仍然寒冷。
蜀门:指四川地区。
去国:离开京城。
三千里:极言距离遥远。
巴路:通往巴蜀的道路。
八十盘:形容山路弯曲,似八十盘旋。
成都:四川省会。
烧酒熟:指美酒酿制完成。
身更入长安:再次进入长安(指回到京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行至蜀地的艰难旅程与心境。开篇“剑锋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两句,以激越的笔触展现了蜀道的险峻和诗人对往昔旅途之艰辛的回忆。"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则写出了诗人在不同季节经历的大散岭与褒斜谷中的天气变化,既有春日的绵密细雨,也有夏时仍旧的凉意,这些自然景象与气候的描摹,更添了一份旅途之难。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两句,通过具体数字的使用,强化了诗人对旅程长度和艰辛程度的感受。蜀门即入川之门,巴路则是蜀地的重要道路,这里的“去国”可能隐喻着诗人心中的某种离别与孤独。

最后两句"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表达了诗人在经过一系列艰难跋涉后,终于抵达成都,对于继续前行至长安的无意愿。这里的“烧酒熟”既可能是实写,也有可能隐喻着某种心境的达到或是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旅途中的种种困难。

收录诗词(134)

雍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于词赋。有《唐志集》五卷,今传

  • 字:国钧
  • 籍贯:成都
  • 生卒年:约789~873以前

相关古诗词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其一)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其二)

闭门无事后,此地即山中。

但觉鸟声异,不知人境同。

晚花开为雨,残果落因风。

独坐还吟酌,诗成酒已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其三)

自得家林趣,常时在外稀。

对僧餐野食,迎客著山衣。

雀斗翻檐散,蝉惊出树飞。

功成他日后,何必五湖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六首(其四)

秋色庭芜上,清朝见露华。

疏篁抽晚笋,幽药吐寒芽。

引水新渠净,登台小径斜。

人来多爱此,萧爽似仙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