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社杂咏二十四首

红毛旧习篆成蜗,汉塾今闻近社皆。

谩说飞鸮难可化,泮林已见好音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融景象。首句“红毛旧习篆成蜗”以“红毛”指代外来文化或族群,通过“篆成蜗”形象地展示了这种文化在本地逐渐生根、发展的过程,如同蜗牛缓慢而坚定地前进,暗示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次句“汉塾今闻近社皆”则转向了本土文化,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汉学教育已经普及到了各个社区,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复兴。这里的“汉塾”特指传授儒家经典和传统学问的学校或场所,“近社皆”则强调了这种教育的普遍性和深入性。

后两句“谩说飞鸮难可化,泮林已见好音怀”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一句“飞鸮难可化”可能暗喻外来文化或观念的难以融入或改变,但紧接着的“泮林已见好音怀”则展示了实际上,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文化的交流,外来文化已经在本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甚至被人们所接纳和欣赏。这里“泮林”可能象征着文化交汇的场所,而“好音怀”则表达了对这种文化融合的美好期待和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与共存的和谐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于多元文化共生状态的赞美和向往。

收录诗词(36)

黄叔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吟(其二)

漆身裸体类山麌,有古遗风不是愚。

蔓草束头分角髻,青筐归市买陬隅。

编莎似橐箍腰骨,截竹为圈塞耳珠。

蛮曲听来无一字,行歌岩下采春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台湾吟(其三)

山花满插鬓头光,蛮妇蛮童一样妆。

久嚼槟榔牙齿黑,新成曲糵口脂香。

草间察节知风色,日下承暄度岁霜。

独有生男无喜处,女郎求室迓儿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台湾吟(其四)

山深深处又深山,一种名为傀儡番。

负险杀人誇任侠,终年煨芋饱儿孙。

烟霞铸骨身能寿,薜荔为衣冬亦温。

鸟道倚天高不极,惯常奔走捷如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恭纪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迹颂言(其一)

简任隆专面,皇家有召方。

虎符来凤阙,玉斧出荆阳。

越北烽初动,闽南丑欲狂。

恻然勤睿虑,移节奠金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