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嗷嗷沙碛雁鸣初,淮南已复怜春馀。
梅边白云莫谩好,桃底红雨嗟何如。
今者无端近戎马,远方不复呼篮舆。
江头也有东桥竹,作报独少将军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寄天牖元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氛围下美好时光无法再现的哀叹。
"嗷嗷沙碛雁鸣初,淮南已复怜春馀。" 这两句描绘了边塞之地秋天大雁南飞的声音,以及诗人对已经重返和平的淮南地区春天美好的怀念。这里的“怜春馀”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不舍。
"梅边白云莫谩好,桃底红雨嗟何如。" 这两句诗通过对梅花边际白云和桃花下红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赞叹以及这种美景在战乱中难以再现的哀愁。
"今者无端近戎马,远方不复呼篮舆。" 这两句表达了战争带来的变迁和离别,诗人感慨于自己身处战乱之中,而远方的朋友无法像以前那样被召唤回来。
"江头也有东桥竹,作报独少将军书。" 最后两句则写到了诗人所在之地依然有美好的景象,如江边的东桥竹,但即便如此,也只有通过书信才能向远方的将军报告这份平静,而这种方式又显得那么孤单和不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战乱时代美好时光无法再现的深切哀愁,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浓厚思念。
不详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半生阿印奇,不作俗子见。
罢说北固禅,去吃长芦饭。
堂中壁道人,大是一好汉。
遣意有或来,谁云可招唤。
老夫得酒有何好,且饮中秋白露团。
已戒奴人送斗米,更呼友生共盘餐。
坐谈稍觉佳月出,起舞不知清夜寒。
明发垂垂向梁宋,轩然秃发映儒冠。
夷白不应忘北湖,住持事繁无近书。
北湖头白更馋相,何日从之听木鱼。
北湖饭饱初不知,惟见从来方朵颐。
天公大似撩我辈,不遣细和夔州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