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玉峰道人》。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郊外的情景,表达了对道人的敬仰之情。
首句“联骑向郊坰”,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并骑而行,前往郊野的情景。接着,“争言礼岁星”一句,通过友人的言语,巧妙地引入了对岁时星辰的讨论,增添了诗的意境。
“君应有膻行,我得问熊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的尊敬和好奇,希望从道人那里学习到更多关于修炼和生活的智慧。其中,“膻行”可能指的是某种特殊的修炼方式或行为,“熊经”则可能是指古代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即模仿熊的动作进行锻炼。
“石髓缘非薄,云将迹更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道人修行的环境和氛围,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神秘。石髓非薄,可能象征着修行过程中的艰苦与不易;云将迹冥,可能指出了修行者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探寻真理的孤独与深邃。
最后,“何年寻汗漫,吹笛楚山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道人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汗漫,常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地或精神境界;楚山青,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道人修行生活的向往与敬佩,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