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其四)丁经之用韵咏园亭,次韵以谢

近家添得园亭,晓山时看飞云过。

拥石栽梅,疏池傍竹,剪除芜污。

更喜南墙,杏腮桃脸,含羞微露。

算莺花世界,都来十亩,规模好、何须大。

开放两眉上锁。把春前、新醅拨破。

病酒无聊,且容觞客,无多酌我。

底用歌喉,柳边自有,鸣禽相和。

逗归来,折得花枝教看,似人人么。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在接近家乡的地方新建了园林,清晨能欣赏山间云朵飘过。
用石头围出梅树,旁边建有稀疏的竹林,清理杂草杂物。
特别喜欢南墙那边,杏花桃花娇艳欲滴,含羞带怯地微微露出。
这里是鸟语花香的世界,总共也就十亩大小,格局虽小却很精致,无需太大。
打开眉头上的愁绪,趁着早春,品尝新酿的美酒。
身体不适,饮酒无趣,暂且让客人畅饮,不要多劝我。
何必用歌声,柳树旁自然有鸣叫的鸟儿应和。
归来时,折取一枝花,让我看看是否如人一般美丽。

注释

近家:接近家乡。
添得:新增加。
晓山:早晨的山。
拥石:环绕石头。
栽梅:种植梅花。
疏池:稀疏的池塘。
傍竹:靠着竹林。
芜污:杂草杂物。
南墙:南边的墙。
杏腮桃脸:像杏花桃子般的颜色。
算:算起来。
莺花世界:鸟语花香之地。
规模好:格局很好。
开放:舒展。
新醅:新酿的酒。
拨破:打破。
病酒:因酒而病。
无聊:无趣。
觞客:宴请宾客。
底用:何需。
歌喉:歌喉。
相和:应和。
逗:引诱。
归来:回来。
花枝:花枝。
教看:让人看。
似人人么:像人一样美丽吗。
人人:人一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图。开篇“近家添得园亭,晓山时看飞云过”,诗人先设定了一个私家新添的园林环境,晨曦中望见远山及流动的云彩,营造出一种恬淡自在的情趣。

接着,“拥石栽梅,疏池傍竹,剪除芜污”,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园中的景象:用岩石围合着花坛栽种梅花,池塘旁边是疏朗的竹林,还有精心修剪过的环境,没有杂乱之物。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主人对园林美学的追求。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园中南墙下果树的喜爱,“更喜南墙,杏腮桃脸,含羞微露”,这里的“杏腮桃脸”形容果实饱满而有生机,正如少女般羞涩欲语。

紧接着,“算莺花世界,都来十亩,规模好、何须大。”诗人通过对比,小小园林之中也能拥有美好的景致,不需要广阔的空间。这里的“十亩”是指园林的大小,这里强调的是品质而非数量。

随后,“开放两眉上锁。把春前、新醅拨破。”诗中的“两眉上锁”意象着春天的花朵终于绽放,解开了冬日的封禁。而“把春前、新醅拨破”,则是说园中新酿的酒已经可以饮用,似乎在提醒我们要及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诗人也表达了一种消闲的情怀,“病酒无聊,且容觞客,无多酌我。”这里透露出诗人的悠然自得,他并不急于邀请宾客来饮酒,只是偶尔地与几位知己共享园中之乐。

在最后的部分,“底用歌喉,柳边自有,鸣禽相和。逗归来,折得花枝教看,似人人么。”诗人描绘了春日里,自己悠然地在柳树旁唱歌,与自然声响和谐共鸣的景象,同时还带有一种对生活简单乐趣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画面描述,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宁静而美丽的园林之中,体验到诗人那份超脱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一)寄兴

暮天丝雨轻寒,二分春色看看过。

梅花谢了,苍苔万点,香残粉污。

犹喜墙头,一枝娇袅,杏腮微露。

算几回逗晓,朱阑独倚,悄只怕、东风大。

浮世名缰利锁。这区区、要须识破。

沧波夜月,翠微云树,依然还我。

重结鸥盟,细听莺语,自歌自和。

问黄沙飞镞,红尘走马,又还知么。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二)

昼长帘幕低垂,时时风度杨花过。

梁间燕子,芹随香觜,频沾泥污。

苦被流莺,蹴翻花影,一阑红露。

看残梅飞尽,枝头微认,青青子、些儿大。

谁道洞门无锁。翠苔藓、何曾踏破。

好天良夜,清风明月,正须著我。

闲展蛮笺,寄情词调,唱成谁和。

问晓山亭下,山茶经雨,早来开么。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三)顽雪欺春,葵轩兄用韵,因次

先来花较开迟,怎禁风雪摧残过。

红英紫萼,从他点缀,翻成沾污。

一点清香,几多秾艳,紧藏不露。

伴杨花散漫,逡巡堆积,纤粟处、妆成大。

多谢东君造化。把群阴、一朝除破。

千机锦绣,露浓香软,中间坐我。

嚼徵含商,振金敲玉,埙篪相和。

问西湖,别有一番桃李,肯同游么。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好事近.九日登平山和王帅干应奎

素壁走龙蛇,难觅醉翁真迹。

惟有断岗衰草,是几番经历。

紫萸黄菊又西风,同作携壶客。

清兴未阑归去,负晴空明月。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