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仲和期潭西看花仲和云当至洞庭已闻滞虎丘走笔寄嘲

我贪花月潭西住,君爱烟波洞庭去。

还向潭西望洞庭,指点云峰是君处。

春晴山阁花无那,十日寻花双屐破。

输君缥缈更轩豁,归应誇我峰头坐。

张生晓发吴门来,传君犹滞生公台。

千场红粉亦快意,万顷琉璃安在哉。

我昨期君访旧游,掉头别我神何遒。

知君未惯风波色,且伴莺花稳一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与仲和期潭西看花仲和云当至洞庭已闻滞虎丘走笔寄嘲》。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仲和之间的约定与分别,以及对友人行程的关切与期待。

首句“我贪花月潭西住”,表达了诗人对潭西美景的喜爱与留恋。接着,“君爱烟波洞庭去”则转而描述友人仲和对洞庭湖的向往。诗人通过“还向潭西望洞庭,指点云峰是君处”这两句,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与默契,即使身处两地,心却紧紧相连。

接下来的几句“春晴山阁花无那,十日寻花双屐破。输君缥缈更轩豁,归应夸我峰头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山阁之景,以及自己与友人各自追求的不同风景。他赞美友人的自由与豁达,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张生晓发吴门来,传君犹滞生公台。千场红粉亦快意,万顷琉璃安在哉。”这里,诗人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当前处境的关心与担忧。他担心友人在生公台停留太久,是否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最后,“我昨期君访旧游,掉头别我神何遒。知君未惯风波色,且伴莺花稳一丘。”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约定,感叹友人突然改变行程的无奈,同时又理解友人可能不习惯于外界的风浪,希望友人能在莺歌燕舞的一丘之地找到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友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过郎当岭口占示汪无际

去年汪生到云栖,相戒莫翻郎当岭。

今年我与翻郎当,始知此山实奇颖。

是日风云气变幻,兼之岩壑势雄猛。

云移日影千山来,风入泉声百道冷。

爱此盘旋忘阻折,足虽郎当意驰骋。

吾生浪迹讵可量,太华终南有绝顶。

兹山郎当未足道,谁为此名乃予儆。

汪生汪生几误君,使我临风发深省。

形式: 古风

秋风行送张子崧之白下

秋风水绿秦淮里,香阁珠帘映淮水。

隔岸倡楼十万家,日日笙歌醉罗绮。

吾侪酒徒老亦狂,不论文饮红裙彊。

闱中就草日未落,脱帽急走青楼倡。

曲头小姬歌擅名,双鬟倚酣徐发声。

风生月出夜将半,掉头曲罢钟山青。

人生此乐岂常有,送子江千重回首。

男儿富贵自有时,但遇风流莫相负。

燕台漠漠尘纷纷,天寒路长愁杀人。

我今别子且欲往,为子先驱多苦辛。

形式: 古风

潘克家蒋韶宾邀游善卷寺酒后偶成

我生好游天作缘,昨日风雨今晴川。

泊舟遥爱松际寺,入门稍觉风中泉。

恍然便与幽意惬,何况突兀岩崖前。

咄哉两洞大奇绝,使我心神犹宕跌。

云端仙掌殊可辨,四壁烟霞互明灭。

石床丹灶亦宛然,盐堆米积何纤屑。

却思造物有底意,为此形模巧施设。

仙人已去山鬼来,虎豹疾走蛟龙回。

吾欲上下穷两崖,水深可溯闇可开。

褰裳濡足亦徒尔,胡不久留但裴回。

君不见祝娘遗迹今荒台,当年读书安在哉。

三生因果亦茫渺,虚堂寂历松风哀。

嗟我何为堕尘趣,十年不踏荆溪路。

张公玉女入梦频,闻誇善卷空复妒。

今日何日果此缘,山僧地主欣相遇。

经时未豁尘土肠,一朝欲向山灵诉。

洴浰蒋,吴区潘,二子知我我不谩。

百年易尽欢不足,胡不买山偕盘桓。

子今有山不肯居,我今无钱欲买难。

待我有钱知几时,蹉跎离墨与铜官。

形式: 古风

寿方孟旋母郑太夫人

去年方子就我别,荷风疏疏送馀热。

执手欲话燕路长,低头倚闾心已折。

今年春风失意归,别子又见秋风飞。

遥知秉烛情相似,欲寄壶觞伴綵衣。

俄闻介寿当兹辰,愿言持此称千春。

山川悠悠隔吴越,虽有怀抱无繇伸。

翻思燕市击筑时,与子心期岂尔为。

陶母厨中正辛苦,区区升斗犹参差。

男儿变化未可料,安能屈首甘常调。

由来菽水亦自欢,朱门粱肉徒誇耀。

我怀此意私吐吞,非子莫敢相为论。

亦知阿母自圣善,不至河汉吾此言。

倚云山头卜筑成,千头木奴绕宅生。

阳溪百仞清见底,夹岸朱实丹霞明。

美哉风土神仙居,阿母保之乐有馀。

烂柯日月长不老,回看尘土将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