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荆门张守寺簿见寄诗韵张守以制司调民筑城申朝廷制司缴纳告敕不愿仕(其二)

书来寄我赋归辞,谅子知其不可为。

??牛羊刍牧隘,嗷嗷鸿雁稻粱衰。

有饥有溺己饥溺,后觉后知谁觉知。

细玩海州三奏藁,前贤风味俨重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你寄来的信中包含归乡的诗篇,想必你也明白这不可能实现。
田野上的牛羊饲料稀少,哀鸣的大雁稻谷也已凋零。
自己饥饿或受困时,谁能体会那种感受?
细细品味海州的三份奏章草稿,仿佛能再次领略前贤们的风范。

注释

书来:信件送来。
赋归辞:归乡的诗篇。
谅:想必。
子:你。
知:明白。
牛羊刍牧:田野上的牛羊。
隘:稀少。
嗷嗷:哀鸣。
鸿雁:大雁。
稻粱:稻谷。
有饥有溺:自己饥饿或受困。
己饥溺:自己感到饥饿或困苦。
后觉:后来才意识到。
后知:后来才明白。
细玩:细细品味。
海州三奏藁:海州的三份奏章草稿。
前贤风味:前人的风格和韵味。
俨重窥:再次领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目为《次韵荆门张守寺簿见寄诗韵》,表达了对友人张守拒绝仕途调任,选择关心民生疾苦的敬佩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牛羊草食之地的狭窄和鸿雁稻粱之需的匮乏,暗示了民间生活的艰辛。诗人强调了在困厄面前,每个人都应有同理心,关注并尽力帮助那些处于饥饿或困境中的人,同时也赞赏张守能深入理解前贤的风范,坚守自己的原则。

"书来寄我赋归辞,谅子知其不可为",这两句表达了收到朋友的来信,得知他决定回归田园,深知这种选择背后的不易和深思熟虑。

"牛羊刍牧隘,嗷嗷鸿雁稻粱衰",形象地描绘了百姓生活的艰难,暗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有饥有溺己饥溺,后觉后知谁觉知",进一步强调了及时行动的重要性,以及对先知先觉者的敬仰。

最后,"细玩海州三奏藁,前贤风味俨重窥",诗人表示要仔细品味张守的行为,如同深入研究前贤的思想,从中汲取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赞扬,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费同叔解嘲(其一)

乞得身来作外臣,冲然肺腑自韶钧。

咸酸独觉水中味,形影相依镜里真。

入户方闻夫子乐,近前孰试相君嗔。

昊天明旦司游衍,环堵严于百万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费同叔解嘲(其二)

低头涸辙问波臣,沃以嘉言力万钧。

逆耳倒言诚爱助,解嘲谢谤返离真。

若微君告谁能及,幸不吾欺乃敢嗔。

彼是纷纷姑勿道,所期终诲作全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监试潼川提刑张兵部有怀家山木犀

形安宇泰即吾乡,花解随人到处黄。

何事归心起张翰,有来妙语出君房。

荣枯境里自殊观,造化机中无别香。

不见儋州安乐法,随花随客作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黄侍郎生子

未用占呱泣,悬知头角疏。

芝兰庭殖殖,梧竹厦渠渠。

虎子驱黄犊,禽儿驾小车。

乃翁何以遗,行李五车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