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君赠我以茶仆答以酒

投我以建溪北焙之新茶,报君以乌程若下之醇酒。

茶称瑞草世所珍,酒为美禄天之有。

碾碎龙团乳满瓯,倾来竹叶香盈卣。

涤烦疗热气味长,消忧破闷醺酣久。

君不见竟陵陆羽号狂生,细烟小鼎亲煎烹。

扁舟短棹江湖上,茶炉钓具常随行。

又不见沛国刘伶称达士,捧罂衔杯忘世累。

无思无虑乐陶陶,席地幕天聊快意。

欲醉则饮酒,欲醒则烹茶。

酒狂但酩酊,茶癖无咨嗟。

古今二者皆灵物,荡涤肺腑无纷华。

清风明月雅相得,君心自此思无邪。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余君赠我以茶仆答以酒》由宋代诗人李正民创作,通过茶与酒的互赠,展现了两种饮品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首句“投我以建溪北焙之新茶,报君以乌程若下之醇酒”,以茶酒互赠开篇,既体现了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也预示了后续对茶酒特性的赞美。接着,“茶称瑞草世所珍,酒为美禄天之有”两句,直接点明了茶与酒的珍贵地位,前者被视为吉祥之草,后者则是上天赐予的美味。

随后,“碾碎龙团乳满瓯,倾来竹叶香盈卣”描绘了茶与酒的制作与享用过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茶的细腻与酒的浓郁。接下来,“涤烦疗热气味长,消忧破闷醺酣久”则进一步阐述了茶酒的功效,茶能解渴去烦,酒能舒缓情绪,两者皆有益于身心健康。

“君不见竟陵陆羽号狂生,细烟小鼎亲煎烹。扁舟短棹江湖上,茶炉钓具常随行”引用唐代茶圣陆羽的故事,强调了茶与自然、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品茶的乐趣。而“又不见沛国刘伶称达士,捧罂衔杯忘世累。无思无虑乐陶陶,席地幕天聊快意”则通过汉代名士刘伶的例子,表达了在自然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最后,“欲醉则饮酒,欲醒则烹茶。酒狂但酩酊,茶癖无咨嗟”总结了茶与酒的不同作用,前者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后者则能使人保持清醒,两者各有其妙。而“古今二者皆灵物,荡涤肺腑无纷华。清风明月雅相得,君心自此思无邪”则升华了主题,将茶酒视为精神上的良药,能够净化心灵,引导人们追求纯净、美好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茶酒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览新达诗卷有感

昔人作诗例苦穷,今人作诗乃得通。

何意崩腾永嘉末,复见正始之遗风。

杜陵太白困羁旅,孟郊贾岛亦不逢。

圣俞不得一校理,子美谪死吴山东。

升沈富贵何足道,名声显赫摩苍穹。

新编起予为太息,万事得失畴能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寄邦求拟南食作

不到浙乡辜负口,昔人有语真可取。

我住柯山三四年,厌饫蕨薇几噎呕。

扁舟乘流来槜李,极目江湖几千里。

白鱼市上烂如银,紫蟹簖头多似蚁。

舒凫帖帖堕水面,亦有麇獐来近县。

黄閒射雉出林中,田鼠化鹑毛彩绚。

况复海物错难名,蝤蛑轮囷似斗升。

纷纷虾蛤不足数,淡菜蚶蛎资多腥。

僻居海岸久寂寞,寒拥红炉聊独酌。

芼之橙桂荐玉盘,不比屠门空大嚼。

我念孙卿久滞留,欲致数品无传邮。

烹羊炰羔自不恶,更有负郭新良畴。

形式: 古风

寄尹叔

太湖三万六千顷,中有长桥堕虹影。

茅屋渔舟数百家,谯门打鼓官为令。

往来舟楫何纷纷,拜揖将迎皆要人。

自从兵兴急供亿,千枪万槊如鱼鳞。

又有强宗并大姓,索课催租惟所命。

忽然平地起风波,造谤兴谗喧众听。

岁前官家欲移跸,苇席茅茨千百室。

科敷比户与僧坊,高下等差皆普及。

一时应办姑求备,啧有烦言长官罪。

差官密切来体量,三尺深文想难避。

君不见海盐令尹祝夫子,去年蒙恩当百里。

催科急迫不忍言,鞭挞黎民非所喜。

一朝解印谢疲民,至今豪强犹切齿。

国雠未雪兵未休,安得斯民无疮痏。

但愿中兴功业成,尽锁剑戟充耘耔。

形式: 古风

寄祝舜俞

彭泽县令五斗米,陶潜轻之辞百里。

蜀道崄崎九折坂,王阳畏之能自免。

君今行事古人同,要作闲官兴非浅。

胡为穷腊远羁游,路指太末干贤侯。

风霜皴肤雪扑面,舟几折橹车摧辀。

归来赠我双鲤鱼,尺素中藏一幅书。

具言劳苦自悔责,乃知世事非良图。

苕溪春回波泛绿,况有淲田可耕斸。

我今亦欲赋归与,便约临流结茅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