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排闷简王同善渊上人》由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高洁品格的珍视。
首联“流光过眼已侵寻,富贵何须满坞金”开篇即以“流光”点出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紧接着提出“富贵何须满坞金”的疑问,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在于财富的积累。
颔联“人世自生今日事,朋交不改向时心”进一步阐述了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指出人世间每天都在发生新的事情,但友情却能超越时间的考验,保持不变。这句诗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持久性。
颈联“管宁老去常乌帽,元亮归来只素琴”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管宁和陶渊明的故事,管宁象征着坚守节操的老者,元亮则是归隐田园的代表。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坚持自我、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尾联“记取岁寒同雅操,长松青映柏森森”收束全诗,以“岁寒”比喻严冬,象征着艰难时刻,强调了在困难中保持高洁品质的重要性。同时,将“长松”与“柏”并提,描绘了一幅苍翠挺拔的画面,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最后,“雅操”一词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高尚的情操和优雅的风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友情、人格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品质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