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闷简王同善渊上人

流光过眼已侵寻,富贵何须满坞金。

人世自生今日事,朋交不改向时心。

管宁老去常乌帽,元亮归来只素琴。

记取岁寒同雅操,长松青映柏森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排闷简王同善渊上人》由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高洁品格的珍视。

首联“流光过眼已侵寻,富贵何须满坞金”开篇即以“流光”点出时间的流逝,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紧接着提出“富贵何须满坞金”的疑问,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在于财富的积累。

颔联“人世自生今日事,朋交不改向时心”进一步阐述了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指出人世间每天都在发生新的事情,但友情却能超越时间的考验,保持不变。这句诗强调了友谊的珍贵和持久性。

颈联“管宁老去常乌帽,元亮归来只素琴”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管宁和陶渊明的故事,管宁象征着坚守节操的老者,元亮则是归隐田园的代表。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坚持自我、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尾联“记取岁寒同雅操,长松青映柏森森”收束全诗,以“岁寒”比喻严冬,象征着艰难时刻,强调了在困难中保持高洁品质的重要性。同时,将“长松”与“柏”并提,描绘了一幅苍翠挺拔的画面,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最后,“雅操”一词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理想追求——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高尚的情操和优雅的风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友情、人格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品质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有感

城东向晚进风凉,思酒无由入醉乡。

人寿不同天地老,客愁应共水云长。

沧江风转芦花起,旧圃秋深草蔓长。

安得归来遂幽意,呼童净扫读书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时危

初闻群盗起河北,胡乃流毒江东西。

落日空城见烟树,秋风满地喧霜鼙。

人忍贪残作蛇豕,畴能愤切诛鲸鲵。

中兴自古须将相,济时有策安黔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悼时

北风猎猎吹沙尘,天阴雨雪愁杀人。

江湖万顷舞蛟蜃,山薮千年藏凤麟。

苏卿使节未归汉,商皓采芝先避秦。

重华世远不复见,嗟哉风俗何由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忧时

总怜黄鹄久离群,只影孤飞日暮云。

淮海十年流战血,楚天万里接妖氛。

凄凉王粲登楼赋,感慨相如谕蜀文。

自古英雄亦何限,几人戡乱树功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