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郊庙朝会所作的《雨师五首(其四)酌献》,其中融合了古典诗词的韵味和节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神灵以及君主的敬畏之心。
从“寅恭我神,惟上之使”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上天的敬仰与顺服态度。"寅恭"表达了一种恭敬虔诚的情感,而"我神"则是指诗人内心深处对神明的认知和尊崇。"惟上之使"则直接点出了上天的命令与旨意,是诗人信仰的核心。
接着“俾成康年,民徯休祉”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盛世的向往。“俾成”意味着愿望达成,而"康年"指的是太平盛世,这是古代文人常表达的一个理想状态。"民徯休祉"则描绘了一幅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天降的福泽图景。
“折俎既登,?酒既盈”中的"折俎"可能指的是祭祀时所用的祭器,而"?酒既盈"则表现了祭品充足,准备供奉之意。这里诗人通过具体的礼仪行为来表达对神明的尊崇和感激。
最后,“匪荐是专,配以明诚”中“匪荐是专”可能在强调不仅要有真诚的心意,还需配合实际行动。而"配以明诚"则意味着将自己的内心纯洁与诚信之情与神明相契合。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神灵以及君主的敬畏和顺服,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与人民安乐生活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