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慢.观猎

望平原、连天野烧,猎猎风吹千骑。

缚裤褶、雕弓韝臂。盘尽山头谷尾。

犬走鹰飞,猿啼雁叫,洒血成红雨。

到日暮、叠鼓鸣笳,酹酒烹鲜,再杀一回足矣。

记少日、卢龙塞上,蛮府参军无事。

戏逐孤儿,短衣匹马,射虎南山里。

载黄獐满车,归从妻子誇示。

叹残年、抚髀生肉,郁郁谁能堪此。

索米金门,摊书玉局,见猎空欢喜。

问先生谁伴,嗟乎子虚亡是。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鉴赏

这首《十二时慢·观猎》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狩猎图景。开篇“望平原、连天野烧,猎猎风吹千骑”,展现出广阔的原野上猎手们策马驰骋,火光熊熊,风声猎猎的壮丽场面。接着,“缚裤褶、雕弓韝臂”描绘了猎人们装备齐全,准备充分。

“盘尽山头谷尾”写他们搜寻猎物,足迹遍布山川沟壑。“犬走鹰飞,猿啼雁叫,洒血成红雨”则通过动物的活动和声音,烘托出狩猎的激烈与血腥。傍晚时分,“叠鼓鸣笳,酹酒烹鲜”描绘了猎人们的庆祝与满足,而“再杀一回足矣”则流露出他们的豪放与对狩猎的热爱。

回忆起年轻时在卢龙塞上的经历,诗人曾作为参军参与此类活动,那时的生活充满乐趣。“戏逐孤儿,短衣匹马,射虎南山里”描绘了他年轻时的英勇与活力。然而,如今“叹残年、抚髀生肉”,感叹岁月不饶人,只能徒然怀念过去的勇猛。

最后,诗人感慨“索米金门,摊书玉局,见猎空欢喜”,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现实生活的无奈。结尾处“问先生谁伴,嗟乎子虚亡是”,以子虚乌有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同伴的追忆,以及孤独的哀叹。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狩猎为线索,展现了诗人从青年到老年的生活变迁,既有豪情壮志,也有岁月沧桑之感。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兰陵王.伤春

江南陌,袅袅东风弄色。

垂杨畔、宝马香车,芳草王孙自相索。美人云鬓侧。

梦破残红半碧。

寻春去、莺送燕迎,十二栏干夜犹立。繁华等陈迹。

但雨涩莓苔,风动葵麦。游丝漠漠和愁织。

试目极千里,断烟寒食,邻鸡野哭如昨日。

落花泪盈尺。追忆。恨何及。问老去东君,争似书客。

天荒地远无人识。算往事只付,数声渔笛。

今宵沉醉舞短剑,歌昔昔。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多丽.夏景

画梁间。日长午梦初残。

倚薰风、晕红如醉,无言情思阑珊。

捲桃笙、自寻坠珥,掩金诃、斜扑轻纨。

茉莉茶甘,鹧鸪香细,尽堪消暑小屏山。

无心理、钿筝瑶管,棋局也慵弹。

闲排遣、白敲冰脆,红点梅酸。

侍儿报、花梢月上,清光怯射越罗单。

浴兰汤、微揩粉汗,插犀梳、乱挽云鬓。

院落沉沉,夜凉似水,萧郎频唤展琅玕。

还一笑、背人行去。等待向更阑。

却寻到、蔷薇架下,独凭栏杆。

形式: 词牌: 多丽

六州歌头.有客劝予出山者书此答之

客何为者,劝我曳长裾。人所爱,热官耳,顾愁予。

不相如。

君见居官者,苦思虑,劳筋骨,工笑语,勤奔走,乃多誉。

我则异于是矣,体多病、药物长须。

惯科头晏起,懒向府中趋。礼法全疏,古之愚。

兼长扪虱,喜曝背,时强项,或撚须。

诸若此,皆不可,一朝居。爱吾庐。

种豆南山下,几个竹,映芙蕖。

驱山犊,弹野雀,钓江鱼。

况有老妻酿酒,任醉后、拊缶歌呼。

有山公启事,报以绝交书。客且归欤。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临江仙.午日

庭砌香蒲一剪绿,纱窗梅雨萧萧。

闹妆儿女彩丝飘。珠帘桃叶渡,画鼓木兰桡。

唤起湘累休竞渡,云旗游戏波涛。

江潭独醒转无聊。古人应让我,饮酒读离骚。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