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飞来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与向往。首句“扁舟又度飞来寺”,以轻舟渡过飞来寺起笔,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惭见江鸥数往回”一句,诗人以江鸥的频繁往返,反衬出自己的行踪,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谦逊。
“览胜沈卿原有赋,留题罗隐是仙才”两句,借古人之事,表达了对美好景致的赞美,并暗含着对自身才能的谦虚评价。沈卿和罗隐均为古代文人,此处通过提及他们的作品和身份,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层崖古树云同绽,绝壁悬流雪作堆”描绘了飞来寺周围山峦叠嶂、古木参天、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悬崖峭壁上瀑布如雪堆积的壮观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最后,“如此山川足行乐,几时高步钓鱼台”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向往,同时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