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不侍庾公宴,月华虚四秋。

幸逢东阁开,又阻西园游。

清辉散广坐,孤影随行辀。

衮衣如未归,志愿终可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我不参加庾公的宴会,满月照亮了整个秋天却无人欣赏。
幸运的是能遇到东阁开放,但又被西园的游玩所阻碍。
清冷的月光洒满宽阔的座位,孤独的身影伴随着前行的车驾。
如果那华丽的官服还未归来,我的愿望最终还是可以实现的。

注释

庾公:指庾亮,东晋名臣,这里代指权贵的宴会。
月华:明亮的月光。
虚:空缺,无人享用。
四秋:整个秋季。
东阁:古代官署中的待客之处,此处指权贵的邀请。
阻:阻碍。
西园:可能指私人园林或聚会场所。
清辉:清冷的月光。
广坐:宽阔的座位。
孤影:孤独的身影。
辀:古代的一种马车。
衮衣:古代帝王和高级官员的礼服,象征权力。
未归:没有回来,指权贵不在。
志愿:个人的愿望。
酬:实现,达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受到友人的邀请却未能赴约的遗憾情怀。"不侍庾公宴,月华虚四秋"表达了对未能参加庾信宴会的遗憾,"幸逢东阁开,又阻西园游"则展现了诗人原本有机会参与聚会,但最终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成行。"清辉散广坐,孤影随行辀"描绘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氛围,月光洒满,自己的身影却跟随着车轮,显得格外孤单。

"衮衣如未归,志愿终可酬"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意。尽管身体无法赴约,但心中的愿望依旧,希望有一天能够补偿这次未能实现的约定。

整首诗流露出的既是中秋佳节难得的凄凉感,也是诗人对于友谊和社交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炼的意象表达,诗人成功地传递了一种因为未能参与而生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谢始平公以近诗一卷赐示

皇家骏命承苍穹,烝民之杰生维嵩。

圣贤会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

三阶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华戎。

人情谁不乐将相,往往皓首忘疲癃。

北平饮乳尚怀印,千秋乘车犹入宫。

唯公致政年甫至,耳目明利志气充。

幡然脱去万钟禄,羽仪高远如翔鸿。

灵台不复絓尘务,至德恬淡含黄中。

英华纯粹积不发,事业转为文字工。

大篇短韵间金石,远追吉甫流清风。

刻雕众物非用意,默与元化参神功。

应刘鲍谢事奇巧,细琐岂足誇才雄。

祼圭夷玉清庙器,肯与环玦争玲珑。

绛帐生徒东阁客,微官拘絷如樊笼。

言诗何敢望商赐,幸得诵咏祛童蒙。

昏花病目不自惜,服膺盥手书一通。

千金之产不可易,子孙宝蓄传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谢胡文学惠水牛图二卷

牛生天地间,益物用最大。

其功配坤元,彖爻参众卦。

血毛类上帝,肸蚃景福介。

宗庙及宾客,百礼无不在。

引耒刺中田,粒食烝民赖。

服箱走四方,竭力任重载。

昔闻戴叟笔,图写穷纤芥。

胡君继其妙,差肩立异代。

公卿仰名声,一观不可丐。

如何散贱者,遽有双图赉。

所嗟性颛愚,雅不晓佳画。

有如歌九韶,钟鼓乐聋瞆。

得之乃虚器,无异居大蔡。

神物恐化去,立召风雨怪。

双图虽卷还,重贶敢不拜。

形式: 古风

超然台寄子瞻学士

使君仁智心,济以忠义胆。

婴儿手自抚,猛虎须可揽。

出牧为龚黄,廷议乃陵黯。

万钟何所加,甔石何所减。

用此始优游,当官免阿谄。

向时守高密,民安吏手敛。

乘闲为小台,节物得周览。

容膝常有馀,纵目皆不掩。

山川远布张,花卉近缀点。

筵宾殽核旅,燕居兵卫俨。

比之在陋巷,为乐亦何歉。

可笑夸者愚,中天犹惨惨。

形式: 古风

道傍田家

道傍田家翁妪俱垂白,败屋萧条无壮息。

翁携镰索妪携箕,自向薄田收黍稷。

静夜偷舂避债家,比明门外已如麻。

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