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性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强调了万物归一的佛教理念,认为宇宙间看似纷繁的事物本质上都是同一的。"拈青玉峡,向焦螟眼中",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拈取青玉峡,比喻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而"焦螟眼"则象征着狭窄或受限的视角。"撮大地来,如粟米粒",进一步描绘出宏大与微小的对比,暗示了看待世界的不同态度和境界。
"会则事同一家,不会则知我受屈",意思是理解了这个道理,就能认识到世间万物的统一,反之则可能感到困惑或委屈。这句诗寓含了禅修中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理解,鼓励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豁然开朗的领悟。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的直观与简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