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三十七)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拈青玉峡,向焦螟眼中。

撮大地来,如粟米粒。

会则事同一家,不会则知我受屈。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性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强调了万物归一的佛教理念,认为宇宙间看似纷繁的事物本质上都是同一的。"拈青玉峡,向焦螟眼中",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拈取青玉峡,比喻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而"焦螟眼"则象征着狭窄或受限的视角。"撮大地来,如粟米粒",进一步描绘出宏大与微小的对比,暗示了看待世界的不同态度和境界。

"会则事同一家,不会则知我受屈",意思是理解了这个道理,就能认识到世间万物的统一,反之则可能感到困惑或委屈。这句诗寓含了禅修中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理解,鼓励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豁然开朗的领悟。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的直观与简约风格。

收录诗词(113)

释慧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五十七)

瞿昙夜半见明星,碓觜挑开眼里筋。

四十九年无畏说,至今错认定盘星。

将头不猛,带累三军。

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沈。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九十五)

庐山华藏太湖滨,碓觜挑开眼里筋。

来趁寿宁炉灶热,大千独步见鹏程。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四十六)

郊原雨过,春日熙熙。桃红李白,发最上机。

哑却口,落尽眉。

就中一曲江南好,芦管迎风撩乱吹。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四十一)

祖祢不了,儿孙遭累。祝著磕著,无处回避。

不辞礼拜烧香,也要递相钝置。

形式: 偈颂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