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第后酬故园亲故

才非天授学非师,以此成名曩岂期。

杨叶射频因偶中,桂枝材美敢当之。

称文作艺方惭德,相贺投篇料愧词。

犹著褐衣何足羡,如君即是载鸣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才华并非上天赋予,学问也非老师传授,这样的成就从前怎能预料。
像杨树叶偶然命中目标,桂花枝虽美,我也敢与之相提并论。
称赞文章和艺术创作,我深感自己的德行不足,收到赞美诗文,内心更觉惭愧。
即使身穿粗布衣裳,又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像你这样,正是才华横溢的时候。

注释

才:才华。
非天授:不是天生具备。
学非师:学习非从师承而来。
曩:从前。
岂:怎么。
杨叶:比喻偶然的成功。
射频:比喻文学创作。
偶中:偶然命中。
桂枝:比喻优秀人才。
材美:才能出众。
称文作艺:称赞文章和艺术。
方惭德:深感自己品德不够。
相贺:互相祝贺。
投篇:投赠诗文。
料愧词:感到惭愧的言辞。
褐衣:粗布衣服,象征朴素。
何足羡:不值得羡慕。
如君:像你这样的人。
即是:就是。
载鸣时:才华横溢的时刻。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归乡后的愉悦心情和自谦的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自己文学成就的谦逊态度。首句“才非天授学非师”表明自己的才能并非天赋,也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一自谦之语,既显示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一种超脱态度,又体现了一种谦虚谨慎的人格魅力。

接下来的“以此成名曩岂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早已成名的淡然态度,那份超然于世俗功名之外的豁达,令人赞叹。紧接着,“杨叶射频因偶中,桂枝材美敢当之”则是比喻诗人的才华如同杨树上的叶片和桂枝一般自然而有特色,不需刻意追求,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展现出来。

中间两句“称文作艺方惭德,相贺投篇料愧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文学作品持有一种自我批评的态度,即便是朋友之间互相赞美,他也觉得自己的文学成就还有不足之处。

末尾两句“犹著褐衣何足羡, 如君即是载鸣时”则是一种对自己平凡外表的描绘,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认为真正值得骄傲的是内在的才华和品格,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荣誉或物质。最后,“如君即是载鸣时”这句话,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是能够让人们传颂的时代之才,这里的“鸣”字有着广为人知的意味。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了他对待名利的一种超然态度,以及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

收录诗词(80)

欧阳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日陪早朝

斗柄东回岁又新,邃旒南面挹来宾。

和光髣髴楼台晓,休气氛氲天地春。

仪籥不唯丹穴鸟,称觞半是越裳人。

江皋腐草今何幸,亦与恒星拱北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太原和严长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

西寺碧云端,东溟白雪团。

年来一夜玩,君在半天看。

素魄当怀上,清光在下寒。

宜裁济江什,有阻惠连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早秋登慈恩寺塔

宝塔过千仞,登临尽四维。

毫端分马颊,墨点辨蛾眉。

地迥风弥紧,天长日久迟。

因高欲有赋,远意惨生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灵岩述旧

不到灵岩又二年,重来风景尚依然。

层峦迥出青霄外,倦鸟归飞夕照边。

坐爱云林泉石好,行寻煖谷野桥连。

同游不觉天将晚,暂借僧房一榻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