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

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

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

云雾波初净,尘埃鉴已揩。

但能倾玉醑,不假列金钗。

远客归空速,千樯密自挨。

醒论时事正,醉戴野巾喎。

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

遥知香刹外,独与赏心谐。

形式: 排律

翻译

进寺庙并非只为斋戒,阮公正在抒发情怀。
心中向往超越天宫,双手渴望拍打洪崖仙境。
云雾如波刚洗净,尘埃如镜已擦拭。
只需一杯美酒,无需华丽的金银装饰。
远方的客人归心似箭,船只密集靠岸。
清醒时谈论世事,醉后头戴野巾傻笑。
这里的风俗融合了吴楚两地,清澈浑浊可见汴淮风貌。
我深知在寺庙之外,只有美景能与我心灵相契。

注释

斋:斋戒。
阮公:指某位姓阮的诗人。
紫府:道教指天宫。
洪崖:神话中的仙人。
玉醑:美酒。
金钗:古代女性饰品,此处比喻华丽装饰。
千樯:众多船只。
野巾:随意的头巾。
风俗:当地的风俗习惯。
香刹:寺庙。
赏心:令人愉快的事物或景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通过对寺庙游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欣赏。首联“入寺岂缘斋,阮公方咏怀”点出诗人并非单纯为斋戒而来,而是借游览寺庙寄托情感,如同阮籍般寓情于诗。颔联“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越的愿望,意象生动,富有仙道气息。

颈联“云雾波初净,尘埃鉴已揩”以云雾比喻世俗纷扰,尘埃象征凡尘俗世,诗人借此表达洗净心灵的愿望。接下来的“但能倾玉醑,不假列金钗”则流露出诗人对饮酒赏景的惬意,不拘小节的洒脱。

“远客归空速,千樯密自挨”描绘了繁忙的舟船景象,暗含时光匆匆之意,而“醒论时事正,醉戴野巾喎”则写出诗人清醒时对时事的关注,醉酒时的随性自在。尾联“风俗通吴楚,清浑见汴淮”进一步展现地域文化的交融,以及诗人对泗州草堂寺周边环境的赞赏。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游寺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许待制病起偶书

桐柳阴阴翠色参,幔房深邃静于岩。

疾疑不是因蛇影,方秘曾传白玉函。

炼蜜有时蜂竞至,坠膻无数蚁来衔。

女奚困触屏风响,林鸟饥寻蠹木鹐。

趋吏喜闻开便閤,舞姬排比剪春衫。

嘉宾入幕金樽抹,贺客冲风席帽搀。

谈出古人非骋辩,诗陈王化不言谗。

提纲勿用铢铢较,列局缘从物物监。

龙脑篆香蟠屈曲,虎头彫枕剔空嵌。

年踰五十惟耽易,能格神明莫若諴。

形式: 排律 押[咸]韵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

何必水周堂,翛然万木凉。

朋簪兹共乐,节物自迎商。

巧笑承欢剧,新词度曲长。

骖鸾悲雾扇,泛蚁釂云浆。

并蒂榴房熟,连丛桂蕊香。

人初投辖醉,客甚掺挝狂。

鬓约寒鸦碧,衣轻舞蝶黄。

流波闲任注,错席岂依行。

亹亹谈宁倦,厌厌夜未央。

良时诚可惜,清燕此无荒。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

少本江南客,今为河曲游。

岁时忧漾溢,日夕见奔流。

齧岸侵民壤,飘槎阁雁洲。

峻门波作箭,古郡铁为牛。

目极高飞鸟,身轻不及舟。

寒冰狐自听,源水使尝求。

密树随湾转,长罾刮浪收。

如何贵沈玉,川兴是诸侯。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依韵和春日见示

春雨懒从年少狂,一生憔悴为诗忙。

不能屑屑随时辈,亦耻区区忆故乡。

白玉笛声亲府席,六幺花拍动衣香。

龙咽嘹喨留行月,凤翼趋跄巧定场。

粉色酒容欢四座,花光烛影照西墙。

虚荣浪贵知多少,安得如君展肺肠。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