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偶祸

锽锽鸣锣,彭彭伐鼓。复有旂盖,亦有戟斧。

精力骏奔,无有老竖。整整肃肃,什什伍伍。

绛帕帓首,花缯缴股。中舆者神,像之以土。

岌乎其冠,被以绣组。觋者前导,跳梁荡舞。

亟进如驱,遄止如阻。云神案行,于彼灾户。

惟灾之户,鞠躬伛偻。小心来迎,翁前后姥。

家无大小,一一拜俯。击牲化楮,荐以醇醹。

祝神加飨,称我神主。惟疾惟患,我祐我祜。

觋乃执乩,运曰神附。击案作声,觋曰神怒。

必汝不虔,不明告汝。浑舍载拜,极哀恳苦。

觋始作书,曰有逋负。设通梦寐,或聆咒诅。

牛豕如干,等以犬羜。鹅鸭及鸡,计当蓓蓰。

汝承其偿,其患良愈。箕忽辍运,少间复举。

谓以汝故,往恳岳府。曲为之解,斡生死簿。

觋之以下,如狼如虎。从翁臾姥,不容有语。

指日令偿,令面神许。翁姥局蹐,无以经纪。

质我青苗,鬻我小女。典我衣裳,剪我机杼。

求我亲戚,贷我邻比。是日之届,其辈来聚。

主张督责,枚举件数。数无亏少,物必丰美。

献事甫成,饕彼尊俎。酒肉淋漓,撑肠拄肚。

复有苞苴,脔胾核糈。此辈未出,患者为鬼。

越明之日,神复求祀。即于东家,其作如故。

哭者在西,无警无悟。嗤嗤之氓,昧乎义理。

生死系命,听禀有数。岂是土偶,能夺能与。

今既无灵,不察何俟。噍噍群小,附土利已。

土岂有知,群小实使。此事有类,河伯取妇。

有豹为令,悉投诸水。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土偶祸》描绘了一幅祭祀场景,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对土偶神的敬畏和迷信。诗中锣鼓喧天,仪仗繁多,反映出仪式的庄重。人们鞠躬致敬,祈求土偶神的庇佑,甚至为了偿还债务,不惜牺牲家产和亲人。然而,当神的要求无法满足时,土偶的“怒”和“附”显得荒诞不经,揭示了人们的无知和小人的狡诈。诗人以河伯娶妇的典故,讽刺了这种盲目崇拜和被小人利用的现象,表达了对愚昧迷信的批判。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西山有虎行二首(其一)

西山人家傍山住,唱歌采茶山上去。

下山日落仍唱歌,路黑林深无虎虑。

今年虎多令人忧,绕山搏人茶不收。

墙东小女膏血流,村南老翁空髑髅。

官司射虎差弓手,自隐山家索鸡酒。

明朝入城去报官,虎畏相公今避走。

形式: 古风

竹堂寺与李敬敷杨启同观梅

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

秋官黄门两诗客,珂马西来为花驻。

老翁携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自住。

满身毛骨沁冰影,嚼蕊含香各搜句。

吉祥牡丹清本欠,定惠海棠幽亦未。

只凭坡口诧繁华,似恐同花不同趣。

酒酣涂纸作横斜,笔下珠光湿春露。

只愁此纸捲春去,明日重来花在地。

形式: 古风

题杜东原先生雨景

老原作画墨法熟,纸上沈沈泼浓绿。

重林湿叶欲垂地,合涧流淙似鸣玉。

庐山九叠翠不乾,秋影平吞此长幅。

借看真怕雨拂面,要为时人洗双目。

滕王珠帘正堪卷,董家破屋不可宿。

出门一笑青天高,犹怪春泥污吾足。

形式: 古风

过长荡

发迹过长荡,识此平生始。

春流方漫衍,旷荡弥十里。

老葑蔽层云,敷芽青拟拟。

正如一明镜,剥蚀铜绣起。

西山欲临照,掩却螺髻美。

山亦拗怒去,南走太湖涘。

群势涌叠浪,争捷互排挤。

我恐先我去,挥手喝止止。

湖山四面好,转侧皆可喜。

此面正佳绝,扁舟载西子。

芳洲有隙地,肯卖脱紫绮。

移家非丹砂,所好在山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