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所见者五首(其四)

群山恰四围,江潮游其中。

潮低不成山,岂是阨于风。

舟行山渐远,潮势同瓴建。

抑之可使高,又作望崖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潮与群山相互映衬的壮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对比。

首句“群山恰四围,江潮游其中”,以“恰”字点出群山围绕的完美布局,而“游”字则赋予江潮以生命,使其在群山之间自由穿梭,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接着,“潮低不成山,岂是阨于风”,诗人巧妙地将江潮与山峰进行对比,指出即使潮水低落,也无法形成真正的山峰,暗示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相对性与变化性。

“舟行山渐远,潮势同瓴建”,随着船只的前行,山峦逐渐远离,而江潮却如同瓴器一般,保持其势不可挡的态势,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力量的宏伟与不可抗拒。

最后,“抑之可使高,又作望崖反”,这句话蕴含深意,似乎在说,如果能够控制或引导,江潮甚至可以变得更高,但最终它又会回归到原来的形态,仿佛在提醒人们,自然规律是无法违背的,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轨迹和规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潮与群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动态与静态、力量与平衡之间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15)

张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目所见者五首(其五)

小民海滨居,煎水活妻孥。

指海充府库,何曾计有无。

盐成有喜色,摘蔬供午食。

君子劳于心,我侬劳于力。

形式: 古风

朱陈嫁娶图

生男愿封侯,嫁女在比邻。

此是古人言,最知天理真。

世远人亦伪,嫁娶来城闉。

岁序罕聚首,浩渺不计春。

当其出门时,错落车百轮。

笙箫填孔道,珠翠委泥尘。

堂开牡丹屏,盘横水精鳞。

徒取眼前富,未问身后贫。

女娇鲜礼法,薄夫贻所亲。

民家女及嫁,择对走踆踆。

一旦有其家,昕昏如主宾。

谁图朱陈村,宜为尧舜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嘉定壬午春晚园官送杞菊因取陆天随苏东坡张南轩三赋诵之感事赋诗

我志甘澹薄,不为物所迁。

园官送杞菊,秀色满目前。

生育秉至性,阴阳顺中权。

可怜黄口儿,匕箸照腥膻。

纵得一饷戏,旁观成胁肩。

杞菊付中厨,试著姜盐煎。

至哉天下味,妙处秘不传。

三贤留隽语,首当师之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秋日閒居十首(其一)

归来清净居,懒蹋红紫陌。

有堂新翼然,远景疑界画。

暑气碍秋容,似觉眼界窄。

墨云吹雨丝,顷刻入地尺。

水势沄沄来,岸流已拍拍。

老杨湿根翠,稚菱污花白。

东港与西塍,了不见旧迹。

阴阳反掌间,底事作灾阨。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