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灯火已收正月半。一夜东风,吹得寒威转。
怪得美人贪睡暖。飞瑛积玉千林变。
道是柳绵春尚浅。比著梅花,花已都零乱。
漠漠一天迷望眼。多情更把征衣点。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夜的雪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首句“灯火已收正月半”设定了时间背景,是上元节过后不久,社会上的喜庆气氛已经结束,而自然界却进入了一种静谧与孤寂。
接着,“一夜东风,吹得寒威转”表现了夜晚东风带来的寒意,似乎预示着某种变化或是不稳定。紧跟着“怪得美人贪睡暖”则是对室内温暖的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外界变化的感慨。
“飞瑛积玉千林变”中,“飞瑛积玉”形容雪花纷飞,宛如琼瑶玉石,极尽精美之能事。这里的“千林变”则可能指的是树木被厚重的雪覆盖,呈现出一种奇异而又壮丽的景象。
“道是柳绵春尚浅”一句,通过提及柳絮,暗示春意还未完全展开,而春天即将到来的氛围给人以期待和希望。然而,“比著梅花,花已都零乱”则是在说,即便是在这样的季节里,原本应该静美的梅花也因为雪而变得零乱不堪。
最后两句“漠漠一天迷望眼。多情更把征衣点。”诗人在茫茫雪景中感到视线被限制,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情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更加珍惜那些能够留住温暖和记忆的东西,即便是简单的行装,也变得弥足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雪景的描绘,以及对室内外温度变化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不乏对生活细节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意象和情感深度的抒情之作。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江头离席。晚潮双橹催行色。往来属玉双飞白。
笑我多情,犹作未归客。红尘奔走何时息。
归心还似投林翼。角巾醉里从敧侧。
独立东风,天际露岑碧。
何处浣离忧。消除许大愁。望长江、衮衮东流。
一去乡关能几日,才屈指、又中秋。芦叶满汀洲。
沙矶小艇收。醉归来、明月江楼。
欲把情怀输写尽,终不似、少年游。
楼外银屏入望赊。楼前鸥鹭舞交加。
穿林淅沥飞琼屑,度嶂缤纷过柳花。
歌白雪,醉流霞。晚寒寒似夜来些。
明朝酒醒掀帘幕,帘幕依然卖酒家。
梦绕天涯去意浓。客愁春恨两匆匆。
绿波初涨桃花浪,画鹢轻随柳絮风。
无笔力,判虚空。关山千里两心同。
鱼书雁字都休问,只看啼痕翠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