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山林画卷。诗人以“轩构深云隔杳冥”开篇,巧妙地运用了“轩构”与“深云”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秘深邃的空间感。接着,“一时遮断万山青”一句,通过“遮断”二字,形象地表现了云雾弥漫、群山隐没的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谷中虎啸风抟阵,洞口龙归雨带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虎啸与龙归,不仅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壮阔与力量。而“风抟阵”和“雨带腥”则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
“卧石衣襟尝自冷,出林钟磬惯曾听”两句,转而描写人在自然中的感受。卧石、衣襟之冷,以及对钟磬声的熟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披图作者皆前辈,小笔何由问草亭”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通过“小笔”自谦,表达了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追求与探索,以及对前辈大师作品的深入学习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