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呈阳岩

与君非复昔年时,我瞎君聋各已衰。

萤案头光何必照,蚁床下斗不须知。

嵇康老觉形骸懒,扁鹊亡无耳目医。

只恐蒲轮催强起,林间未免独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和你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我眼瞎了,你耳聋了,我们都已老去。
书桌上萤火虫的微光照亮就足够了,地下蚂蚁打架无需我们知晓。
像嵇康那样,我老得连身体都懒得动弹,扁鹊那样的名医也已不在,听不见看不清。
只担心那辆迎接官员的蒲轮车催促我起身,即使在林间,我也只能独自吟诗度过。

注释

与君:你我。
昔年时:当年。
瞎:眼瞎。
聋:耳聋。
衰:衰老。
萤:萤火虫。
案头:书桌。
何必:何需。
蚁床下:地下蚂蚁。
斗:打架。
嵇康:古代人物,以懒散著称。
形骸:身体。
亡:去世。
耳目医:能听能看的医生。
蒲轮:古代官车。
催强起:催促起身。
独吟诗:独自吟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寄呈阳岩》。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渴望重逢和自我身心衰老感慨的诗句。

"与君非复昔年时,我瞎君聋各已衰。"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与友人的岁月变迁,共同经历了青春的流逝,个人的身体也开始出现衰老的迹象,如眼睛不再明亮、耳朵听力下降等。

"萤案头光何必照,蚁床下斗不须知。" 这两句通过萤火虫在案头闪烁和小蚂蚁在床下战斗的情景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不再对外界的喧嚣感到兴趣或必要。

"嵇康老觉形骸懒,扁鹊亡无耳目医。" 这两句中提到的“嵇康”,即嵇康,是西晋时期的一位著名隐士,他以清高脱俗闻名。这两句借用嵇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淡漠,以及对于身体衰老无可奈何的心情。

"只恐蒲轮催强起,林间未免独吟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面临外界压力时的内心挣扎。即使身处喧嚣世界,也无法完全放弃个人的情感和艺术追求,因此在林间独自吟咏着诗歌。

整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岁月流逝以及个人境遇的深沉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中的淡然与超脱。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寄杨休文高士

未答前书每有惭,忽收近讯自开缄。

缴回玉笥山人号,换得金门羽客衔。

石鼎联诗尘满砚,竹宫应制草盈函。

可怜予与君俱错,投老方思卸戏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寄沂孙

帝失遗珠不知处,离朱象罔遍咨询。

彼皆宗此于方外,汝独问之于水滨。

求我声音难见佛,得吾骨髓别无人。

即今牛骥嗟同皂,天网何时罩凤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泉僧真济

师邃于医者,闻诸谏议然。

若非禅性悟,必有脉书传。

药贵逢人施,方灵尅日痊。

西风瓶锡冷,傥肯访沉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洪云岩尚书

再尹神皋逾两载,市无群斗狱无冤。

至尊犹遣使传诏,细故何烦士举幡。

昨日千牙兵绕帐,今朝几个客过门。

悬知一念尤忠爱,报大臣知圣主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