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姚公枢所作,名为《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其十)》。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切问复近思,乾行求艮止”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重视以及对行为准则的思考。接下来的“人道无他焉,仁义而已耳”则强调了人性的本质在于仁义道德。
“原始可要终,知生乃明死”这两句诗,运用了“原始”与“终”的对比,以及“知生”与“明死”的关联,探讨了生命的起源与终结,以及对生死的深刻理解。最后,“伥伥失路人,何当与闻此”以“伥伥失路人”比喻迷失方向的人们,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些深邃的道理传播给更多人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其对道德伦理的重视,以及对知识传播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