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对月

云山怀素隐,秋兴暂来归。

月与人同醉,星随客渐稀。

入河蟾不没,绕树鹊何依。

浩气凝光界,瑶台梦欲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对明月的静谧与深沉情感。首句“云山怀素隐,秋兴暂来归”以云山象征隐逸之境,秋兴则点明季节,暗示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暂时的回归。接下来,“月与人同醉,星随客渐稀”两句,以月与人的互动,星与客人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月似乎在与诗人共饮,而繁星则渐渐稀疏,仿佛是夜的见证者逐渐退场。

“入河蟾不没,绕树鹊何依”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月亮比作进入河流而不消失的蟾蜍,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同时,通过“绕树鹊何依”这一问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中生物命运的关切与思考。最后,“浩气凝光界,瑶台梦欲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浩然之气凝聚于光华之中,仿佛连接着仙境般的瑶台,诗人的思绪随着梦境飞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山中寄张汉臣李广之

枳棘非所栖,系匏焉不食。

未黔墨子突,又夺伯氏邑。

一年三褫服,半岁两涂敕。

归去来山中,无器亦无得。

形式: 古风

经童

盈门修郑校,同队执韦经。

苏子应千里,徐儿向九龄。

雁行成次序,莺语太丁宁。

堪笑西城老,朝朝酷教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自遣

居闲聊自适,造物果何如。

生理年年拙,交情日日疏。

吠犹闻蹠犬,技可笑黔驴。

谁识徘徊意,西山有旧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过星轺

古道开天险,危峰拔地形。

连营南北戍,过客短长亭。

野烧惊山鬼,胡云掩将星。

何人弄羌管,哀怨不堪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