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

居闲聊自适,造物果何如。

生理年年拙,交情日日疏。

吠犹闻蹠犬,技可笑黔驴。

谁识徘徊意,西山有旧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自遣》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调适的过程。

首句“居闲聊自适”,开篇便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在闲暇之余,他选择自我调适,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接着,“造物果何如”一句,诗人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与命运的思考,流露出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

“生理年年拙,交情日日疏。”这两句直抒胸臆,描述了诗人年复一年在生活中的拙劣表现,以及与人交往日益淡薄的现状。这种自我反省和对人际关系变化的感慨,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吠犹闻蹠犬,技可笑黔驴。”这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出自《庄子·外物》和《柳宗元·黔之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世间事物的观察与思考。吠声中听到的“蹠犬”(即狗吠),暗喻了世间的喧嚣与纷扰;而“黔驴”的故事则讽刺了那些徒有其表、实则无能的人。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最后,“谁识徘徊意,西山有旧庐。”诗人以问句形式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在这纷扰的世界中,又有谁能理解我徘徊不定的心意呢?然而,他心中似乎已经有了答案——在遥远的西山,有一处属于他的旧庐,那里或许是他心灵的归宿。这一句既是对未来的憧憬,也是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自遣》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语言质朴而深沉,情感真挚而复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过星轺

古道开天险,危峰拔地形。

连营南北戍,过客短长亭。

野烧惊山鬼,胡云掩将星。

何人弄羌管,哀怨不堪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小旱云而不雨

阿香谁使送雷声,敢望天瓢一滴分。

恨魃长为周地虐,闵尪几被鲁人焚。

风吹海立垂垂雨,泽与山通处处云。

何事卧龙犹不起,得微往见葛陂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复用韵

区区布谷不停声,安得银河水半分。

汤稼未应枯后溉,周川岂独旱如焚。

是谁主当知时雨,有底商量出岫云。

造物不为天下计,只将花事了东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十六日雨

平地俄惊霹雳声,老龙功过此应分。

不知东海因谁祭,却笑西华欲自焚。

四面蔽亏无日月,百神奔走会风云。

时人那识天公事,一溉惟知有巨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