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感怀亡弟湘北

去年当此夕,步屟过子庐。

候门肃以入,列坐情怡愉。

是时群从集,灯火荧前除。

儿童绕我戏,捋髭牵衣裾。

流光如转烛,景物与时俱。

痛子竟长往,浮云变须臾。

弟兄我七人,强半归丘墟。

存者与子三,何堪返黄垆。

在原爱由性,抚时感如初。

百年洵难料,一岁行看徂。

强壮子已矣,我衰当何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席镐在除夕夜对亡弟湘北的深切怀念之作。诗中通过对比去年和今年的除夕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亲人离世的感慨。

首句“去年当此夕”,诗人回忆起去年的除夕,那时他与弟弟一同度过,充满了欢声笑语。接着,“步屟过子庐”描绘了他们一起散步的情景,充满了兄弟间的亲密与和谐。“候门肃以入,列坐情怡愉”则展现了家人团聚的温馨氛围,大家围坐一起,心情愉悦。

然而,好景不长,诗人在“是时群从集”之后,突然转折,提到弟弟湘北的离世,时光如同飞逝的蜡烛,转瞬即逝。弟弟的离去让诗人感到时间的无情,以及生命易逝的悲哀。

接下来,“痛子竟长往,浮云变须臾”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去世的深深哀痛,以及对时间快速流逝的无奈。弟弟的离去,让诗人意识到家族成员中,已有不少人相继离世,只剩下三人,面对即将到来的黄泉之路,不禁让人感到悲凉。

最后,“在原爱由性,抚时感如初”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尽管岁月更迭,但对亲人的爱与怀念始终如一。诗人预感自己也将步入老境,对未来的自己充满了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除夕夜的回忆与对亡弟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与怀念。

收录诗词(2)

席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穹窿绝顶望震泽同蒋香山作

吴中富名山,穹窿独称长。

郁律耸晴空,凭眺快无两。

兹来值秋霁,疏翠揽盈掌。

行行跻笠峰,孱颜俯群象。

天平遥搢笏,卑犹成覆盎。

云从岭下飞,飞鸟不能上。

西南临具区,风涛相震荡。

烟消螺髻浮,日落新镜晃。

混合天水色,分坼吴越壤。

呼吸凌青冥,啸歌脱尘鞅。

何当寻赤松,相与出世网。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书牧斋集后二首(其一)

铜驼榛棘话酸辛,东涧盘旋剩旧身。

碑碣大书杨左传,前朝公论借斯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书牧斋集后二首(其二)

归老空门结净因,落花时复饯离人。

出魔入佛超然处,欲浣朝衫一斗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示两儿(其一)

初冬可读书,披帷对月影。

困穷亦何常,天意默示警。

所期在远大,忘此清夜永。

经义纂孟荀,如汲得修绠。

摛辞芟缪悠,百家足驰骋。

蕴辉珠处渊,含英金在矿。

世人竞目睫,欲语还如哽。

但求寡悔尤,焉用名炳炳。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