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邸中秋对月

去年中秋秋月圆,浩歌对酒清无眠。

烟霏灭尽人境寂,仰看明月悬中天。

今年客里中秋月,静挹金波更清绝。

可怜有月客无酒,不照欢娱照离别。

夜阑淅淅西风凉,月中老桂吹天香。

悠然长啸动归兴,坐久零露沾衣裳。

浮世悲欢何足数,庾楼赤壁俱尘土。

风流已往明月来,山色江声自今古。

形式: 古风

翻译

去年中秋月圆满,高歌饮酒难入眠。
烟雾散尽人声寂,仰望皓月挂中天。
今年异乡赏月时,静静汲取月光清冷无比。
可惜有月而无酒,不照团聚只照离别。
深夜凉风吹过,月中老桂飘香天边。
悠然长啸唤起思乡之情,坐久了露水湿透衣裳。
世间悲欢算不得什么,庾楼赤壁都成过往。
风流往事随风去,唯有明月永恒,山色江声绵延古今。

注释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
浩歌:大声歌唱。
金波:形容明亮的月光。
欢娱:快乐和欢乐。
离别:分离或告别。
夜阑:深夜。
老桂:传说中的千年古桂,象征长寿。
归兴:回家的念头。
浮世:指世俗世界,短暂且变化无常。
庾楼: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名胜古迹。
赤壁:著名的三国战场,此处借指历史遗迹。
风流:指过去的繁华或英雄事迹。
山色江声:自然景色与江水声音,象征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的《客邸中秋对月》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中秋之夜对月怀旧的深深感慨。首联“去年中秋秋月圆,浩歌对酒清无眠”回忆起去年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饮酒高歌,气氛热烈。然而,今年客居他乡,“今年客里中秋月,静挹金波更清绝”,月光虽依旧明亮,但心境却因离别而孤寂。

“可怜有月客无酒,不照欢娱照离别”一句,表达了诗人没有美酒陪伴,只能独自承受月光带来的离愁别绪。接下来,“夜阑淅淅西风凉,月中老桂吹天香”描绘了深夜的清凉和月下的桂花香气,增添了凄清的氛围。

“悠然长啸动归兴,坐久零露沾衣裳”写诗人因思乡之情而长啸,但只能看着露水打湿衣裳,无法改变现实。最后,“浮世悲欢何足数,庾楼赤壁俱尘土”感叹世事变迁,个人的欢乐与悲伤都显得微不足道,而唯有“风流已往明月来,山色江声自今古”展现出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以及对未来的淡淡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线索,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中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寿程竹逸七十

虎溪清旭。瑞气生华屋。无量寿,如川福。

簪缨门阀好,诗礼家声肃。

真乐处,庭阶侃侃森兰玉。问讯溪边竹。

色与灵椿绿。多积善,祯祥熟。

皇天私有许,甲子从新读。

千二百,空同不待仙人祝。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水龙吟.送闵道录醮玉隆竣事归东湖

几年南北声名,有纯孝子骞苗裔。

逃儒自爱,翛闲天赋,神仙标致。

归隐东湖,醉游南浦,满襟清气。

想当时、宦海风波浩荡,从前错,如今是。

追念父师恩重,恨年华、暗随流水。

锦帷夜醮,黄坛春静,绿章封事。

香雾空蒙,步虚嘹亮,孝通天地。

玉皇优诏答功勤,寿甲子,三千岁。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烛影摇红.寿郑梅庵

春到梅边,瑞光浮动香山里。

云端微见老人屋,嘹亮欢声起。滟滟尊浮绿蚁。

对红妆、高歌尽醉。彩衣错落,玉树珑璁,人生难比。

谷口家声,户庭蔼蔼传诗礼。

天教余庆属伊人,争看南山梓。那羡东风桃李。

向蟾宫、早攀仙桂。恁时须记,老子婆娑,一杯千岁。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一萼红.盆梅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形式: 词牌: 一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