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华阴道士

紫府先生旧同学,腰垂彤管贮灵药。

耻论方士小还丹,好饮仙人太玄酪。

芙蓉山顶玉池西,一室平临万仞溪。

昼洒瑶台五云湿,夜行金烛七星齐。

回身暂下青冥里,方外相寻有知己。

卖鲊市中何许人,钓鱼坐上谁家子。

青青百草云台春,烟驾霓衣白角巾。

露叶独归仙掌去,回风片雨谢时人。

形式: 古风

翻译

紫府先生的老同学,腰间挂着红笔藏着灵药。
他羞于谈论炼丹术,更爱饮用仙人的太玄乳酪。
在芙蓉山的玉池西边,有一间屋子俯瞰万丈深渊的溪流。
白天洒落瑶台,五彩祥云沾湿了屋顶,夜晚行走,七颗星与烛火齐明。
转身暂别青天,寻求超凡之交在世外。
集市中的卖鲊者是谁,钓鱼台上又坐的是哪位公子。
云台春意盎然,仙人穿着霓裳,头戴白角巾。
独自踏着露珠归去仙掌峰,告别尘世之人,不问世事。

注释

紫府: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彤管:红色的笔,象征文采或道教法器。
方士:古代修道求仙的人。
太玄酪:道教传说中的仙人饮料。
芙蓉山:虚构或实际存在的山名。
仙掌:神话中的仙人住所,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高洁生活和超凡脱俗的情操。开篇“紫府先生旧同学,腰垂彤管贮灵药”两句,展示了道士在精神世界中的追求与修为,以及他们对内丹术的研究和掌握。这里的“紫府”指的是道教中的仙界或道观,“彤管”则是象征着道士身份的装饰品,而“灵药”则是道教追求长生不老的仙药。

接着,“耻论方士小还丹,好饮仙人太玄酪”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通术士的小成就持有鄙视态度,而对那些修炼到高级境界、能与仙人共享神秘酪酒的道士则充满敬仰。

“芙蓉山顶玉池西,一室平临万仞溪”两句描绘了道士居住的仙境,其环境之美、其心灵之高洁,均超脱于尘世。这里的“芙蓉山”、“玉池”都是道教中的仙境象征。

“昼洒瑶台五云湿,夜行金烛七星齐”则写出了道士日常的修炼生活,他们不仅在白天沐浴在瑶台(仙界之台)上的祥瑞云雾中,还要在夜晚点燃神秘的金烛,与天上的七星相呼应。

“回身暂下青冥里,方外相寻有知己”两句表达了诗人偶尔离开道观,回到尘世去寻找志同道合之人的愿望。这里的“青冥”是指道士修炼的地方,而“方外”则是指除仙界以外的世界。

最后,“卖鲊市中何许人,钓鱼坐上谁家子。青青百草云台春,烟驾霓衣白角巾。露叶独归仙掌去,回风片雨谢时人。”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看法和自己与世俗人不同的选择。他不愿像市井之人那样追求物质利益,也不愿意像一般钓鱼人一样平凡无奇。反而更倾向于保持自身的清净,穿上轻薄如烟的仙衣,戴着白色头巾,与自然和谐相处,独自返回仙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赠别成明府赴剑南

朝为三室印,晚为三蜀人。

遥知下车日,正及巴山春。

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

公门辄无事,赏地能相亲。

解衣初醉绿芳夕,应采蹲鸱荐佳客。

霁水远映西川时,闲望碧鸡飞古祠。

爱君乐事佳兴发,天外铜梁多梦思。

形式: 古风

赠别崔司直赴江东兼简常州独孤使君

爱君青袍色,芳草能相似。

官重法家流,名高墨曹吏。

春衣淮上宿,美酒江边醉。

楚酪沃雕胡,湘羹糁香饵。

前朝山水国,旧日风流地。

苏山逐青骢,江家驱白鼻。

右军尚少年,三领东方骑。

亦过小丹阳,应知百城贵。

形式: 古风

赠兖州孟都督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

露冕宁夸汉车服,下帷常讨鲁春秋。

后斋草色连高阁,车简人稀独行乐。

闲心近掩陶使君,诗兴遥齐谢康乐。

远山重叠水逶迤,落日东城闲望时。

不见双亲办丰膳,能留五马尽佳期。

北场争转黄金勒,爱客华亭赏秋色。

卷帘满地铺氍毹,吹角鸣弦开玉壶。

愿学平原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骊驹。

形式: 古风

别甑山

一身趋侍丹墀,西路翩翩去时。

惆怅青山绿水,何年更是来期。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