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潭底月(其二)

潭底谁将仙桂芬,天香缭绕净尘氛。

珠浮沧海涵清气,人在琼楼唱紫云。

下榻那寻徐稚子,当垆拟对卓文君。

龙宫一阵金风起,无限琼波皱玉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此诗以潭底月为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笔触,将潭水比作深邃的海洋,月光如同珠玉般浮于其上,清气环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天香缭绕净尘氛"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潭水香气四溢,更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珠浮沧海涵清气",以珠喻月,形象地表现了月光在深海中的映照,清气则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宁静。"人在琼楼唱紫云",琼楼紫云,既是对月光下美景的赞美,也暗含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下榻那寻徐稚子,当垆拟对卓文君",这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才子佳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龙宫一阵金风起,无限琼波皱玉纹",金风起舞,琼波轻皱,生动描绘了月光下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潭水的神秘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潭底月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4)

陈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潭底月(其三)

天开潭底静悠悠,谁掷银刀点碧流。

千顷波翻千颗玉,一江水浸一轮秋。

灯分淡影三千界,风泛崇光十二楼。

记得当年扳桂处,蓝袍春满最清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阙题

巍巍古寺连山碧,叠嶂排空天咫尺。

百道飞泉夜入楼,苍松倒挂悬崖壁。

飞从延祚知何年,和光洞里留神仙。

金银宫阙凌葱霭,尘寰别有壶中天。

巉岩次第幽光入,疏林无伴玄猿泣。

白云偏傍读书台,芙蓉犹带烟霞湿。

昔人传说金芝岩,昌期渺绝无由探。

我来正值仙葩发,长歌独倚春风酣。

古来雅士探幽趣,自斸松根瀹茗具。

隐隐梵钟薄暮鸣,依稀似是桃源处。

地历萧梁几战尘,山僧招手如无闻。

诛茆准傍为能得,一声孤鹤唳空云。

形式: 古风

象山古刹

高高突起如苍玉,万古名高更幽独。

不向金门驾玉舆,却作青山卧乡曲。

昔谈不二法门中,鳌更劫换毗耶空。

借问禅僧何处去,长鲸捲浪翻秋风。

形式: 古风

御宴潭

宋鼎航迁播岭南,君臣曾此序朝参。

笙歌间作鱼龙听,俎豆兼陈蛤蜊甘。

逝水东流终不返,大星南陨更何堪。

至今独有清秋月,夜夜寒光照碧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