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双凤西瓜

软沙镵净,恰琼波初浸。鸽翠驼红错秋锦。

记星期七夕,画阁箫残,深深拜,祝到鸳鸯佳谶。

银刀葱手削,唾碧沾衫,抵过醍醐玉卮饮。

蒋市满斜阳,黄蝶交飞,怯几度、蔓篱猧寝。

甚旧谱、桐幺太娇纤,便新样偷来,绣双圆枕。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双凤西瓜》由清代词人姚燮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里的一幅清新画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软沙镵净,恰琼波初浸”,开篇即以“软沙”、“琼波”描绘出一片宁静而纯净的景象,仿佛是初夏时节,湖面泛起的微波轻轻触碰着岸边柔软的沙地,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鸽翠驼红错秋锦”,通过“鸽翠驼红”与“秋锦”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色彩的丰富性,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循环。

接下来,“记星期七夕,画阁箫残,深深拜,祝到鸳鸯佳谶”,词人回忆起七夕节的情景,画阁之中箫声渐歇,人们虔诚地向天上的牛郎织女祈愿,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这一段描绘充满了浪漫与温馨的气息。

“银刀葱手削,唾碧沾衫,抵过醍醐玉卮饮”,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夏日里削西瓜的情景。她手持银色的刀具,动作轻盈,切下的西瓜片晶莹剔透,绿色的汁液不经意间沾染了她的衣裳,这场景仿佛比饮用珍贵的醍醐还要令人满足与快乐。

“蒋市满斜阳,黄蝶交飞,怯几度、蔓篱猧寝”,夕阳西下,蒋市(可能是指集市)上充满了温暖的余晖,黄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似乎在享受着最后的阳光。词人通过“怯几度、蔓篱猧寝”这一细节,巧妙地描绘了夏日傍晚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甚旧谱、桐幺太娇纤,便新样偷来,绣双圆枕”,词人在此处引用了“桐幺”这一乐器,象征着传统与古典之美,同时又以“新样偷来”表达了一种创新与融合的精神,最终以“绣双圆枕”收尾,寓意着和谐与美满的生活愿景。

整首词通过对夏日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情感的追求。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个画面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丁香橄榄

霜苞莹绿,是芋原佳产。小炙红盐寄须远。

想美人绡帐,锦瑟弦抛,怜俊味,绝胜画篝香软。

凤酥微带涩,扶荔当年,粉省薇郎奏封版。

舌本细翻云,菡萏同娇,更冷翠、点来瓶菽。

尽缀核、华灯看虫花,笑百结西陵,好春风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谒金门.江水春暮,篷窗晓寒,残梦未沉,新愁如约,倚舷歌此,惟见浅渚鸳鸯,拍拍背人飞去也

青山迥。抹上晓鬟烟冷。淡淡柳花飞不定。

一丝眉月暝。罨画溪边春艇。桃叶梦边春枕。

荡破水边鸂鶒影。闪来人袖并。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瑶华.桂香馆木犀盛开已沉东雨乍回西照香深山远翠明鸟啼与倩笙坐酌其下迟凤卿未来

断岚迥合,湿露遥沉,弄夕光明媚。

满庭凉霰,秋淡淡,十二明珰横翠。

隔烟潮白,要筛得、花魂如水。

怕碧天、幺凤飞来,褪了苔根粉蕊。

昨宵枕角愁听,问若个吹笙,华月浮地。

枝疏照斝,黄雪影、欲向酒心吹起。

秋千池阁,还忆否、露边横髻。

剩今宵、薄袖阑干,只有攕鸾同倚。

形式: 词牌: 瑶华

高阳台

拭唾题裙,横筝坐酒,湖楼影事阑珊。

两地鹃愁,十年红雨关山。

重逢丁巷春如梦,病夭桃、褪了烟鬟。

泪偷弹,紫玉犀钗,敲遍阑干。

旧欢那忍重提说,剩柳莺晓箔,桐凤秋纨。

黯到香魂,墙阴谁护情幡。

西风明日钱塘路,散蘋花、吹聚应难。

悄无言,两道愁青,抹上眉弯。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