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杭雨(其二)

一心闲处忙,四体山行瘦。

荒吹破梦欢,孤枕逼檐霤。

山灵无好情,梅天多异候。

主僧嗔客留,仆子呼天漏。

云不十丈高,泥凡尺馀厚。

纵有健马驴,挥鞭岂能骤。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余杭雨中徒步旅行的艰辛与孤独感。诗中的“一心闲处忙”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虽然表面上看似闲适,内心却充满了忙碌与焦虑。“四体山行瘦”则形象地展现了长时间跋涉后身体的疲惫与消瘦。

“荒吹破梦欢,孤枕逼檐霤”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狂风和滴答的雨水声,打破了诗人的宁静与欢乐,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凄凉的氛围。而“山灵无好情,梅天多异候”则赋予自然以情感,暗示了恶劣天气的不可预测性,增加了旅途的艰难与挑战。

“主僧嗔客留,仆子呼天漏”描绘了旅途中遇到的困难与不便,僧侣的不满和仆人的呼喊,反映了旅途中的不顺与无奈。最后,“云不十丈高,泥凡尺馀厚。纵有健马驴,挥鞭岂能骤。”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即使有健壮的马匹,也无法快速前行,突出了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坚韧与乐观态度,同时也反映了旅行中的孤独、挑战与对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于潜道中偶成

出门二三月,客行常踰质。

问我亦不知,奔波为何物。

越鸟也嘲人,解问爹归弗。爹岂不思?,山淫成痼疾。

百里一名山,一山须十日。

东南半壁地,十分未了一。

云霞朝到眉,魈鬼夜入室。

遇伴觅定方,逢仙谈飞术。形体节节劳,心神?般逸。

名胜尚可穷,游子兴难毕。

形式: 古风

天目道中和陶石篑韵

万岭色娇荣,千松韵苍老。

溪锦新织成,云文初脱稿。

古屋系龙儿,幽崖聚仙媪。

淡冶天微醒,昏沉雾尚饱。

山灵如有情,游子暂舒恼。

梯石路渐高,踰岭天乍小。

微茫一带青,远远出山杪。

白云封其半,恍若衣轻缟。

山僧向我言,此是诸山考。

四顾尽儿孙,累累争围绕。

一乳作凤飞,一支学龙矫。

万络与千支,支支相萦搅。

山形虽浑成,石貌寔妍巧。

初视尚冥迷,策骑渐分晓。

何况陟其颠,遵途亦已好。

形式: 古风

天目书所见

菩萨与凡庸,不知谁正倒。

牛马若率真,形貌亦自好。

独有知见人,不食本分草。

拾他粪扫堆,秘作无价宝。

面上曲折多,腹内安稳少。

坐立皆成文,闲话亦打稿。

演出活法聪,难瞒俊阎老。

形式: 古风

浩歌登天目峰顶

一笑廓天笼,邈矣何空旷。

千山如藻萍,点点白波上。

世界无安置,虚空有等量。

茫茫戋虱人,妍丑分何状。

丘翟语曰知,舜会禅为让。

裈中闲是非,瓮里狂波浪。

十年学贡高,一朝色沮丧。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