雹珠泉为刘丹厓作

老蛟夜嚼阴山冰,冰花碎作玻璃声。

渊灵惊䞤罔象走,一片青天落星斗。

金谷绿城春已空,湘竹红泪啼秋风。

仙人剪冰不成雪,雹子累累水中结。

照车十二何足多,昆明鱼目腾秋波。

呜呼,魏王千金购径寸,竭海遍网珊瑚柯。

珠兮珠兮奈若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雹珠泉为题,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与人间的奢华对比,充满了想象与情感。

首句“老蛟夜嚼阴山冰”,以蛟龙夜嚼冰块起笔,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冰花碎作玻璃声”将冰块破碎的声音比作玻璃碰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冰块破碎时的清脆声响。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某种力量的觉醒或变化。

“渊灵惊䞤罔象走,一片青天落星斗”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变化带来的震撼。深渊中的生物被惊动,怪兽四处逃散,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所影响。同时,天空中星辰似乎也因这变化而显现,形成了一片壮观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力量的强大与神秘。

接下来,“金谷绿城春已空,湘竹红泪啼秋风”两句,从自然景观转向了人间的景象。金谷、绿城在春天已经凋零,象征着繁华的消逝;湘竹在秋风中哭泣,寓意着哀伤与失落。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仙人剪冰不成雪,雹子累累水中结”则将话题引向了雹珠泉,以仙人剪冰无法成雪的比喻,暗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与不可控。雹子在水中结成串串,形成了独特的泉水,这一景象既神奇又富有诗意。

最后,“照车十二何足多,昆明鱼目腾秋波”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雹珠泉与古代的珍宝进行比较,强调了雹珠泉的独特价值。昆明鱼目在秋天泛起波光,象征着珍贵与美丽。这里不仅赞美了雹珠泉的美丽,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呜呼,魏王千金购径寸,竭海遍网珊瑚柯。珠兮珠兮奈若何!”诗人以感叹的语气收尾,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魏王不惜重金购买珍珠,却无法比拟自然界的奇迹。最后一句“珠兮珠兮奈若何!”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人类追求物质财富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人间景象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类行为的反思。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4)

如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节妇辞

妾本清河女,嫁作汝南妇。

舅姑性严察,孝养无违迕。

良人从吏弄刀笔,一朝犯法隶军伍。

军逃之罪不容述,妻孥连捕心独苦。

夫因抱病死囹圄,妾欲将夫死无所。

虹河之水通淮浦,妾身一死能自许。

六日浮尸波上来,相逢若与精灵语。

生死同居复同处,愿魂化作双飞羽。

岁岁春风返乡土,月明啼上新阡树。

形式: 古风

赠善世求禅人归省

家在浙阳河,扁舟载月多。

天空山接野,木落水生波。

云物催归兴,乾坤发浩歌。

少年才力俊,亦足慰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进古道住庐山万杉

双剑倚青冥,云开九叠屏。

清猿啼野树,驯虎卫岩扃。

瀑吼飞晴雪,江空落夜星。

雨花纷委处,挥麈昼谈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送曹应则归省

壮志欲飞腾,扶摇北海鹏。

双亲俱未老,一弟已为僧。

远水浮春棹,虚窗坐夜灯。

明朝望乡国,遥指白云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