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引

姑苏台前乌飞绝,西施醉舞吴宫月。

纤袿长袖香不歇,银烛金釭半明灭。

罗帐流苏四垂结,铜壶丁丁漏水咽,伍胥大夫双眦裂。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吴宫引》由明代诗人陆可教所作,描绘了姑苏台前的凄美景象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姑苏台前乌飞绝”,以“乌飞绝”三字开篇,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仿佛连乌鸦都已飞尽,暗示着姑苏台的荒凉与历史的久远。接着,“西施醉舞吴宫月”一句,将历史人物西施与自然美景相融合,通过“醉舞”二字,生动地展现了西施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场景,既展现了她的美丽,也暗示了她命运的悲凉。

“纤袿长袖香不歇,银烛金釭半明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舞者西施的服饰与舞台上的光影效果。纤细的衣裙、长长的袖子,以及不息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华贵而神秘的氛围;而“银烛金釭半明灭”则通过烛光的忽明忽暗,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时间的流逝感,暗示了故事的起伏与情感的波动。

“罗帐流苏四垂结,铜壶丁丁漏水咽”两句,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舞场内部的装饰与时间的流逝。罗帐的垂结、流苏的装饰,以及铜壶中滴水的声音,共同构成了一个精致而又略带哀愁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

最后,“伍胥大夫双眦裂”一句,以伍子胥的故事作为收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伍子胥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因被陷害而自杀,其故事常被用来警示后人。在这里,伍子胥的“双眦裂”不仅象征着他对历史悲剧的痛心疾首,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今日衰败之间巨大反差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吴宫引》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历史、人物、自然与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现了姑苏台的壮丽与西施的美丽,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

陆可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岱宗观海行

泰岱山头一片石,影落沧溟浸空碧。

鸟道扪星十八盘,峭壁回飙四万尺。

鸡鸣赤日升扶桑,日观峰高海水黄。

徂徕梁父倒地伏,咫尺颢气摩穹苍。

金书玉匣秋烟里,七十二君呼不起。

长剑峨冠跨赤螭,梁园之客石城子。

振衣绝顶须眉开,吴越周秦何壮哉。

把酒问天天不语,罡风飒飒天门回。

乘风独噀去东极,化作蜃市成楼台。

老蛟奔走骊龙怒,珠光吐射三峰摧。

夫君挥手招八表,明月转向青天来。

蓬瀛明灭不可睹,恍惚似欲扬尘埃。

五松亭亭还旧垒,白云封中年代改。

欲刬悬崖纪姓名,恐妒山灵泣真宰。

君不见秦碑昔已断,汉策今安在。

莫凭寥廓驾鼋鼍,但指阳乌即东海。

形式: 乐府曲辞

寄衣曲

寄衣相忆不相见,殷勤只在手中线。

妾意殷勤谁共论,一一抽针尽泪痕。

泪痕点点湿不乾,幽缄寄与良人看,妾身隔断关山难。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四时歌(其一)

看花东城隅,闻笑不闻唱。

相逢游冶郎,逐逐走如浪。

低头羞露娇,惜别转相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漾]韵

子夜四时歌(其二)

江畔巧妆鲜,短棹发清沚。

不愁水湿衣,素手攀莲子。

香风正淡荡,罗袂轻轻举。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