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松清泉图为潘东崖赋

逍遥谷里自容身,此老当年亦识真。

白眼那堪常对客,青山终是不生尘。

微风入树琴清耳,积石明泉玉可人。

都付东崖长作主,多应借我往来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逍遥谷中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逍遥谷里自容身,此老当年亦识真”,开篇点题,以“逍遥谷”为背景,展现了一位老者在此地自在生活的情景,暗示了老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颔联“白眼那堪常对客,青山终是不生尘”,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老者对世俗交往的厌倦与对自然环境的热爱。白眼象征着对客人的不屑一顾,而青山则代表了纯净无染的自然世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老者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尘世的疏离。

颈联“微风入树琴清耳,积石明泉玉可人”,进一步描绘了逍遥谷中的自然景观。微风轻拂,树木摇曳,仿佛琴声悠扬,令人心旷神怡;积石间流淌的泉水清澈见底,如同美玉一般,给人以纯净美好的感受。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心灵净化的向往。

尾联“都付东崖长作主,多应借我往来频”,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宁静与美好长久保留在心中,同时也期待能频繁地回到这里,与自然共处,体验那份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宁静。这一联既是对逍遥谷美景的深情寄予,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42)

陈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林君信巡按江西

剑锋耿耿逼虹霓,高枕时闻半夜鸡。

腾踏忽惊空冀北,激扬先喜到江西。

鹅湖水满鱼争跃,鹿洞云深路不迷。

如此湖山閒一赏,就中更有上天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一峰亭为乡同年方世元尊甫侍御作

松竹交青远映空,梅花时见白重重。

小车花外开三径,高枕亭前见一峰。

独乐人应识司马,上床我已厌元龙。

登临剩有平生屐,留与仙郎蹑旧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赠蒋悟非

秋发鲈莼野色开,故人江上赋归来。

觉非正喜今朝是,忤俗休生旧日猜。

到处烟波横钓艇,有时风月上瑶台。

人生如此须知足,管甚经纶屈大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庚辰季夏南都即事

谁将大有卜今年,春种初苗旱可怜。

受暑苦焚唯问马,从公弗息几归田。

流离有态堪图画,恸哭无声到管弦。

万顷烟波舟一叶,何人正在白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