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溪水粼粼浅见沙,隔篱知是野人家。
心忘浊世无过酒,面对青山自啜茶。
三尺篷窗低似屋,数株桃树烂如霞。
武夷若许寻仙路,为借西风八月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罗照磨在二月六日游历武夷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溪水粼粼浅见沙”,以清澈溪流和可见沙底的细节,展现出山水间的宁静与清澈。次句“隔篱知是野人家”,通过篱笆和民居,点出山居的田园风光,透露出远离尘嚣的气息。
“心忘浊世无过酒”,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认为只有美酒能暂时忘却烦恼。接下来,“面对青山自啜茶”,进一步强调了与自然的亲近,品茗赏景,心境悠然。诗人身处简陋的篷窗之下,却感到如同小屋般温馨,“三尺篷窗低似屋”。
“数株桃树烂如霞”,以烂漫的桃花比喻美景如画,色彩斑斓,给人以视觉享受。最后两句“武夷若许寻仙路,为借西风八月槎”,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神秘仙境的向往,希望借助西风乘坐竹筏,探寻那传说中的仙人之路。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不详
笔势翩翩锥画沙,相逢况是老诗家。
广文官冷常无饭,使客神清只爱茶。
苔蚀残碑忘岁月,树笼古洞隔烟霞。
幔亭宴罢无消息,欲驾张骞海上槎。
梅花香月印溪沙,绝胜西湖处士家。
仙品未餐丹鼎药,官租已课碧云茶。
松窗不散连朝雨,石屋犹栖太古霞。
春水断桥迷野渡,一双幽鸟立枯槎。
声名久属赵清献,家世咸推陈太丘。
千里江山辞建业,一帆风雨到杭州。
藕花白白湖边寺,杨柳青青郭外楼。
幕府若逢相识问,几年閒却钓鱼舟。
尔祖榱题旧匾存,遗芳百世在贤孙。
心传信有芝兰种,手植都无荆棘根。
九夏风生泉满洞,三更月转石为门。
买舟欲觅青田县,鸡犬人家第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