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地看山山绝低,上楼山色逐层奇。
不知山与楼争长,为复楼随山却移。
这是一首描写楼与山间关系的诗,表达了楼中人对山色变化的一种独特体验。开篇"平地看山山绝低"一句,设定了观察视角,从平坦的地面望向远处的山峦,山峰显得异常低矮。紧接着"上楼山色逐层奇"则表明当登上高楼后,对山景的感受随着楼层的升高而有所不同,每一层都能看到不一样的山色美景。
中间两句"不知山与楼争长,为复楼随山却移"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心中的疑惑和想象,他似乎在思考山和楼之间谁更为壮丽,又或者是楼应该如何跟随山的韵味而变换位置。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复,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景观及其与人造建筑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理念。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近山远岫不知重,暖翠晴岚只满空。
珍重主人将好手,尽驱秀色入楼中。
一夜秋声恼井桐,梦回得句寄西风。
诗成却问题诗处,正在东山东复东。
阁在青围翠绕中,何时我辈略支筇。
亦闻佳处无多子,只有千峰与万峰。
紫鸾自超诣,一日可天地。
儿郎但读书,圣处底难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