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隐歌为萧医士作

曾随罗浮仙,夜访萧史台。

台前几株树,粲若琼瑶开。

粉面娉婷淡梳洗,娟娟绿萼娇相倚。

龙宫舞女白霓裳,解佩招邀明月里。

须臾晴雪洒石阑,长风不惜轻吹残。

搴芳忽遇萧史裔,幽情雅致真难攀。

笋皮裁冠纸裁帐,惟耽嘉遁无官况。

饮冰寄傲寒香中,忧患何缘到心上。

巡檐行歌贪看花,寻常每至参横斜。

轩裳梦断任身懒,山水情多从鬓华。

纵令对酒吟东阁,争似扶筇探西郭。

第能曾并济川舟,效用终惭活人药。

活人应多功已深,年年着子满高林。

阳回一气得春信,生生孰识堪舆心。

调羹事非成契阔,回思故园渺天末。

独馀酸味今尚存,谩道能除世间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梅隐歌为萧医士作》描绘了一幅与仙人共游、赏梅的诗意画面。首句“曾随罗浮仙,夜访萧史台”展现了主人公与仙人的交往,暗示了萧医士的超凡气质。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台前几株树,粲若琼瑶开”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犹如美玉般晶莹剔透。

“粉面娉婷淡梳洗,娟娟绿萼娇相倚”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梅花以女性的柔美,形象生动。诗人又将梅花比作龙宫舞女的霓裳,以及明月中的仙子,增添了神秘和浪漫色彩。

“须臾晴雪洒石阑,长风不惜轻吹残”描绘了风吹落梅花的场景,如同晴雪洒落,富有动态感。诗人感叹遇见萧史裔(可能指萧医士)的难得,表达出对高雅情趣的向往。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笋皮裁冠纸裁帐,惟耽嘉遁无官况”表达了对萧医士隐居生活的赞赏,以及自己对清贫生活的喜爱。接着,诗人感叹即使有饮酒赋诗的雅兴,也比不上探访自然的惬意,“第能曾并济川舟,效用终惭活人药”。

结尾处,诗人赞美萧医士的医术高超,认为他虽未广泛施药,但其医德如同活人之药,深深影响着周围的人。最后,诗人感慨梅子繁茂象征生机,而萧医士的医术如同春的气息,能给人带来希望,尽管他自己并未追求名利,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萧医士的高尚品格,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题祖来上人罗汉图

佛法无外无中边,无起无灭无斜偏。

阎浮众生泡影然,聚散倏忽非牢坚。

业风播荡苦海掀,流转沉溺畴能援。

大雄世尊兴悯怜,慈悲为棹波心船。

拯拔群类出盖缠,伊谁奉命司化权。

三六开士相蝉联,涅槃不入住大千。

人人变幻神通全,导迷诱昧息妄缘。

白云枯木空岩前,蒲团宴坐禅宗禅。

金环杖锡树杪悬,有时罗斋入九渊。

珠宫贝阙长周旋,摩竭迎送惟擎拳。

有时松下谈真诠,猿听虎侍纷后先。

袈裟半着袒右肩,有时赤脚临奔川。

所乘之筏汀芦编,万顷径度轻翩翩。

我曾梦访石桥仙,宾头卢与论三玄。

若餐沆瀣饮醴泉,百花茶香亲手煎。

钵盂水满腾蜿蜒,觉来一室空云烟。

只今回首知几年,虚名羁绊世事牵。

也知维摩疾未痊,螺山上人绝荤膻。

持画请施罗汉篇,展图谛视峰峦巅。

十八尊内见两贤,双瞳深碧绿发鬈。

项光闪烁顶相圆,细民举首仰视天。

再拜求救苏颠连,上人戒律确且蠲。

根尘识想俱泯捐,早成正觉坐青莲。

梵释围绕龙象筵,应真此时恭执鞭。

我言岂异佛口宣,亘亿万劫长流传。

形式: 古风

祷雨中岳有应赋此以答神贶

剖开洪蒙奠清浊,汇为湖江峙为岳。

四方环列独崧尊,气压中州势磅礴。

众峰摩云排玉笋,晓翠夕霏纷错落。

储祥蕴秀产英贤,捍患禦灾司善恶。

累朝褒崇载祀典,宝幡天香照林壑。

重门秘殿俨深邃,孔盖长旂下寥廓。

怜斯县小壤田瘠,加以旱乾沟浍涸。

我斋致祷竭寸忱,讵意昭孚类期约。

飞廉霹雳咸听命,甘澍既倾炎暑却。

顿令凶荒转丰稔,复使愁忧成笑乐。

微衷曷以答神贶,跽荐溪泉羞杜若。

宇宙升平庙貌新,万古千秋镇伊洛。

形式: 古风

耕读轩

男儿志气固叵量,耻学术艺羞为商。

屈指只今踰二十,广额秀眉瞳子光。

生来本是爱闲者,乍可骑牛懒骑马。

数亩腴田手自锄,几联佳句人争写。

庸流岂能知丈夫,笑尔把耒仍读书。

古之豪杰宁苟出,富贵纵得徒区区。

且适林泉隐居乐,汉史何劳将挂角。

远垄秋风稻穗齐,短檠夜雨灯花落。

不见南阳诸葛公,油然高卧草庐中。

殷勤不有三番顾,磊落应无千载功。

形式: 古风

汉武帝将军柏歌

茂陵求仙期得仙,思骖玄龙飞上天。

密函秘检事封禅,宛马驰来崧岳前。

崧前独爱三树柏,锡以官名表殊特。

至今犹说是将军,香叶屯云凝翠色。

当时立心隘八埏,一举欲息昆崙颠。

穷兵渎武事远略,此岂解有冲升缘。

秋风辞哀萌晦早,王母桃花几回老。

金茎瑞露成清泪,珠襦玉匣埋荒草。

羡渠老寿在名山,驻龄弗藉文成丹。

诙谐获听方朔论,侍从曾识枚皋颜。

秃枝锐干如铜铁,傲雨凌霜古皮裂。

地籁朝惊万壑风,精灵夜泣三更月。

武皇不归时代迁,遗尔臃肿烟霞边。

固疑孔桧颇相妒,且喜社栎能忘年。

武侯庙废摧千丈,新甫之材闻斲丧。

若论秦皇避雨松,雨松亦是平交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