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狮子林

早知狮子林,传自倪高士。

疑其藏幽谷,而宛居闹市。

肯构惜无人,久属他氏矣。

手迹藏石渠,不亡赖有此。

讵可失目前,大吏称未饰。

未饰乃本然,益当寻屐齿。

假山似真山,仙凡异尺咫。

松挂千年藤,池贮五湖水。

小亭真一笠,矮屋肩可掎。

缅五百年前,良朋此萃止。

浇花供佛钵,瀹茗谈元髓。

未拟泉石寿,泉石况半毁。

西望寒泉山,赵氏遗旧址。

亭台乃一新,高下焕朱紫。

何幸何不幸,谁为剖其旨。

似觉凡夫云,惭愧云林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游狮子林》。诗中描绘了对狮子林这一园林景观的游览感受和对其历史文化的感慨。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狮子林的向往之情,“早知狮子林,传自倪高士”,提到狮子林的名声源自倪瓒这位高雅的文人。接着,诗人对狮子林的地理位置产生疑问,“疑其藏幽谷,而宛居闹市”,既隐匿于深谷之中,又仿佛坐落于繁华都市,形成一种独特的对比。

“肯构惜无人,久属他氏矣”表达了对狮子林未能得到妥善保护和传承的遗憾。随后,诗人转而赞美狮子林的珍贵手迹被保存在石渠之中,即使不在,也因有此保存而不至于消失。

“讵可失目前,大吏称未饰”则批评了当时官府对狮子林的忽视和不加装饰的态度。然而,诗人认为这种未经修饰的状态恰恰体现了狮子林的本真之美,“未饰乃本然,益当寻屐齿”。

接下来,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假山似真山,仙凡异尺咫”,“松挂千年藤,池贮五湖水”,“小亭真一笠,矮屋肩可掎”,描绘了狮子林内景致的精妙与自然之美,仿佛置身仙境。

“缅五百年前,良朋此萃止”追忆了狮子林的历史,五百年前,这里曾是文人墨客聚会之地,他们在这里浇花供佛、煮茶谈道,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最后,诗人感慨于狮子林的现状,“未拟泉石寿,泉石况半毁”,表达了对狮子林可能遭受破坏的担忧。同时,诗人也对狮子林的未来表示了一定的乐观,“西望寒泉山,赵氏遗旧址”,狮子林虽然经历了变迁,但仍有赵氏留下的遗迹,预示着它仍有可能焕发生机。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狮子林美景的赞叹,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诣文庙行礼

文庙建城南,相传钱氏园。

仲淹得斯舍,胡瑗聘还尊。

惟是重经术,何尝计子孙。

短长相较量,终觉胜于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过紫阳书院叠旧作韵

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

斯惟储材地,董率尤当慎。

潜老宏章继,相让如廉蔺。

章更闽中人,紫阳道应振。

性理无奇言,躬行敦至训。

人已审所为,改过要不吝。

去华以就实,素位惟守分。

克已苟弗力,外染将乘衅。

适因礼至圣,宫墙仰数仞。

过兹接诸生,为诵勖新进。

暇当付剡藤,挥毫意以运。

形式: 古风

杂咏吴下故迹十二首(其一)锦帆泾

高挂锦帆漾綵舟,阖闾宴乐极风流。

鼠忘壁壁不忘鼠,终致胥台鹿豕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杂咏吴下故迹十二首(其二)鸡坡墟

卧薪尝胆秘深谋,请籴聊为重礼求。

岂意狐卑雉偏傲,斗鸡方复事豪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