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梦诗三首(其二)

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

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

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

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哭泣着埋葬那一枝鲜艳的红花,虽然生时相伴,但死后却各不相同。
金钿(古代妇女首饰)落在芳草丛中,香气四溢的绣品在春风中飘散。
昔日听箫声的地方,如今高楼耸立,在月光下显得孤独。
梨花盛开的寒食之夜,她独自深锁在翠微宫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亚之的作品,名为《秦梦诗三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哀伤。

"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

这些句子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情境,一枝红花已被埋葬,它曾经与生命共存,但终究不能像生命那样持久。"金钿"指的是用金丝串连的佩饰,这里比喻为落在地上的花朵,散发着香气,与春风相伴。

"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

诗人回忆起过去在某个地方听箫声的地方,那时的自己可能身处高楼之上,窗外是明亮的月光。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寻。

"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梨花"常用来形容月色,这里是说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自己深闭的房间内,那个被称为“翠微宫”的空间,给人的感觉是冰冷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怀念,以及面对生命易逝、美好不再的心境。沈亚之以其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这种复杂的情愫表达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27)

沈亚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 字:下贤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781—832

相关古诗词

宿白马津寄寇立

客思听蛩嗟,秋怀似乱砂。

剑头悬日影,蝇鼻落灯花。

天外归鸿断,漳南别路赊。

闻君同旅舍,几得梦还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题海榴树呈八叔大人

曾在蓬壶伴众仙,文章枝叶五云边。

几时奉宴瑶台下,何日移荣玉砌前。

染日裁霞深雨露,凌寒送暖占风烟。

应笑强如河畔柳,逢波逐浪送张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山出云

片云朝出岫,孤色迥难亲。

盖小辞山早,根轻触石新。

飘扬经绿野,明丽照青春。

拂树疑舒叶,临江似结鳞。

从龙方有感,捧日岂无因。

看助为霖去,恩沾雨露均。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

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

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

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

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

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

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形式: 排律 押[阳]韵